SpaceX星舰第11次试飞:二代星舰完美句号?
创始人
2025-10-14 19:40:46
0

北京时间10月14日,马斯克旗下SpaceX的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海滨小镇博卡奇卡发射升空,进行星舰第11次综合飞行测试。这是星舰今年第五次轨道级发射,也是SpaceX曾寄予厚望的二代星舰的谢幕演出。

和以往星舰试飞任务不同,此次试飞将不再进行星舰回收。按照计划,火箭助推器将落入墨西哥湾附近海域,不返回发射场回收,星舰飞船最终将在印度洋溅落。

美国当地媒体称,目前,超重型火箭助推器刚刚坠入水中,溅落在SpaceX发射设施以东的墨西哥湾水域。而“星舰”飞船正在太空巡航,并预计进行数项测试,然后在升空约一小时后溅落至印度洋。

据了解,此次试飞的主要目标包括部署8颗模拟星链卫星、对星舰隔热系统进行极限压力测试以及超重型助推器的海上悬停和受控溅落等。

这是SpaceX公司第二次实现“星舰”2型(Version 2)原型机完整着陆。今年早些时候,该系列机型曾三度在试飞中失利,直到8月才首次成功落地。

可以说,此次试飞,二代星舰用一次近乎完美的表现,为自己的时代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V2星舰落幕,V3星舰登场

然而,一个刺眼的事实,让这场“圆满”充满尴尬。

尽管过程顺利,场面壮观,但这枚“史上最强火箭”依旧没能真正入轨。它所作的仍是一次“跨大气层亚轨道”飞行。

整个2025年,二代星舰5飞3败,屡飞屡炸。后两次渐入佳境,但由始至终,它都没能将哪怕一克有效载荷送入轨道。

二代星舰最后一飞的流程图,仍未真正入轨

马斯克曾在今年3月披露过,第三代星舰组合体已在完善设计,2026年有信心实现100吨的有效载荷送入轨道,并且具备完全重复使用能力,然后在12个月内实现每周一次发射的频率。

9月份的All-In峰会上,马斯克又进一步做了披露,强调第三代星舰从发动机、助推器到飞船,都将在第二代的基础上进行“巨大的升级”,包括设计与结构、发动机性能以及任务的调整等等,其配置按照登陆火星来设计,但最终将由第四代星舰执行火星任务。

动力方面,发动机从第二代猛禽升级至第三代,燃油效率提升10-15%,单台发动机推力从230吨,提升至280吨,有效载荷100吨。

猛禽3代发动机对比图

设计和结构上,第三代星舰最典型的改进是助推器上用于控制姿态的新型格栅翼,尺寸增大50%且更加坚固,数量则是从4个减少到3个。

箭体结构方面,第三代星舰组合体整体高度将超过124米,基于新的不锈钢材料和焊接技术,在保证结构稳定性的同时,整体的质量预计减少10%-15%,减少燃料消耗,提升运力,有效载荷比进一步提升。另外,由于箭体的改进,载荷舱容积也相应增加 20%。

三代星舰一级火箭的栅格舵,从4个减为3个

燃料供给系统方面,为了解决火箭回收着陆阶段的燃料稳定供给问题,三代星舰的一级火箭用一根直径惊人的巨型隧道管,替代了过去设计复杂的燃料“内贮箱”(Header Tank)。这根隧道管甚至比现役猎鹰9号火箭还要粗。

回顾此前的发射,包括内贮箱在内,不成熟的推进剂输送系统曾直接导致回收失败。新设计能否一次成功,仍是未知数。

然而,巨大的技术跨越,往往伴随着巨大的工程风险。

回顾2025年上半年,当时全新升级的二代星舰就遭遇了“三连败”。如今,三代星舰这种近乎“推倒重来”的设计,会不会“按下葫芦浮起瓢”?

此外,星舰的关键瓶颈仍未突破。作为实现载人登月和火星任务的核心技术之一,“轨道加注燃料”至今仍未进行在轨演示,这是V3星舰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挑战。

中美登月对比:两种节奏的较量

马斯克曾宣称希望2026年能执行载人绕月测试任务,但以目前V3的制造进度和测试复杂度来看,这一目标极具挑战性。

近日,美国宇航局航空航天安全咨询小组表示,“星舰”未来半年的表现将直接影响载人登月舱的进度,如果进度不乐观,那么基于“星舰”第二级研制的载人登月舱可能无法按计划于2027年投入使用,交付或推迟数年。

自2022年11月“阿尔忒弥斯-1”无人绕月任务开展以来,美国人“重返月球”的脚步似乎没迈出去多少。美国宇航局一再推迟航天员登月日期,即使最近表示“阿尔忒弥斯-2”载人绕月任务可能在2026年2月初“提前”发射,但“阿尔忒弥斯-3”载人登月任务仍面临继续拖延的风险。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阿尔忒弥斯计划”超级复杂的任务构成与美国航天工业能力之间形成了巨大的落差。

事实上,可靠的在轨加注能力仅是载人登月舱在加油版“星舰”支持下飞向月球的“门槛”。在“阿尔忒弥斯-3”任务中,载人登月舱要在月球轨道上与猎户座飞船对接,转运2名航天员,再逐渐下降高度,释放着陆腿,以垂直姿态尽量“轻巧”降落到地形崎岖的月球南极区域,面临不小的风险。

在此过程中,大量关键技术有待验证,因此外界认为,“星舰”在载人登月任务中还需重重“渡劫”。

与美国登月计划的巨大不确定性相比,中国的登月计划也在稳步推进,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战略节奏。

今年4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表示,我国载人登月任务各项研制工作进展顺利,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梦舟载人飞船、揽月月面着陆器、望宇登月服、探索载人月球车等正在按计划开展初样研制试验工作,月球遥感卫星已完成立项和竞争择优,发射场、测控通信、着陆场等地面系统研制建设工作正按计划有序推进。

6月17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组织实施梦舟载人飞船零高度逃逸飞行试验,标志着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研制工作取得新的重要突破。这是继1998年开展神舟载人飞船零高度逃逸飞行试验后,时隔27年我国再度组织实施此项试验。

8月6日,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在位于河北省怀来县的地外天体着陆试验场圆满完成。

8月15日,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组织实施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系留点火试验,是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研制工作取得的又一项重要阶段性突破。

9月12日,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组织实施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第二次系留点火试验,按计划完成了全部预定系留点火试验。

与SpaceX激进的商业化路线不同,中国的登月工程采取的是“稳步推进、分阶段突破”策略,每一个关键节点都经过充分的地面验证。

尽管NASA已全力押注“星舰”,但许多分析人士对此产生质疑,“星舰”未必能按照NASA规划的日程表投入使用。

前NASA局长吉姆·布里登斯廷9月也在美国参议院的听证会上表示:“坦率地说,如果你们是想赶在中国之前登陆月球,这不太现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苹... 有不少朋友疑惑苹果iPhone 16 Pro和16 Pro Max有什么区别?该选择哪一款更好?各自...
2025年值得入手的2款智能手...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手表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无论是健康监测、信息提醒,还是时尚搭配...
2024年OPPO手机全攻略:... 手机已不仅仅是通讯工具,它更是我们记录生活、享受娱乐、提升工作效率的重要伙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O...
原创 2... 从去年华为用上了麒麟芯片开始,华为的市场份额就蹭蹭的往上涨,当时抢购的人特别多,一时间还买不到现货,...
第五轮学科评估对比:西安交大突...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提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的表现可圈可点,新晋的3个A+学科:机械工程、...
vivo手机5g开关在哪里打开 vivo手机5G开关的打开方式可能因手机型号、系统版本及运营商网络支持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总体来...
解决FaceTime无法使用的... FaceTime是苹果公司推出的一款视频通话应用,广泛应用于iPhone、iPad和Mac等设备上。...
steam官网无法访问?这个办... 对于广大游戏爱好者而言,Steam平台无疑是获取最新游戏资讯、购买游戏、与全球玩家互动的重要阵地。然...
原创 直... #热点周际赛# 随着科技的进步,儿童智能穿戴设备逐渐成为了家庭中的新宠。华为作为智能穿戴领域的领军者...
原创 麒... 为了普及原生鸿蒙(鸿蒙5.0),抢占更多的中端手机市场份额,华为nova系列今年开始计划一年两更,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