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油田百口泉采油厂注输联合站,三百余台设备正通过智能化系统实现无人化高效运行。70公里外的生产指挥中心,员工轻点鼠标,电脑屏幕上立即呈现出全站集输系统的实时运行状态。
这个新疆油田最大的稀油注输联合站,如今正经历着智能集输技术带来的深度变革。
“现在联合站现场几乎很少能看见人,正是因为集输系统的很多工作都已经被智能化系统所替代。”阿丽亚·托合提的直观感受,印证了这座承担该厂五大作业区原油集输处理任务的核心枢纽的时代变迁。
在站内3号电脱水器出油管线旁,现场自动化组员工郭宏靓指着管线阀门介绍:“我们现在的开关阀、调节阀多为气动式或电动式,实现了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算法会对管线阀门实现精准调节,保证电脱水器中的液位始终稳定在最佳状态。”
与传统依赖人工经验的调控方式相比,智能集输系统不仅能实现更精确的控制,还能根据实时工况动态调整参数。系统通过部署在集输管网关键节点的智能传感器,实时采集压力、温度、流量等数据,再通过AI算法自动调节阀门开度,确保整个集输系统始终处于最优运行状态。
降低劳动强度,实现现场设备精准控制,百口泉采油厂的数智化升级实现了全方位的提升:提高监控效率30%以上,构建了智能物联矩阵和高效数据资源体系,借助大数据与AI技术开发多参数综合分析、设备智能诊断等功能,异常判断准确率提升至80%以上,实现了从“经验判断”到“智能预警”的转变……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构建的1:1三维站库模型,使技术人员能在虚拟空间完成设备调试与应急推演,将事故处置效率提升50%。”百口泉采油厂信息管理站(自动化中控站)副站长王晓君表示。
这不仅是技术迭代,更是管理模式的革命。数字孪生系统不仅仅是视觉上的还原,更重要的是实现了物理实体与数字模型的实时数据交互。系统中的每一个设备、每一条管线都在虚拟空间拥有对应的数字映射,工作人员可以在中控室就能掌握全站集输系统的运行状态。
“下一步,百口泉采油厂将推动大数据、知识图谱、AI大模型等前沿技术与生产管理深度融合,打造业务管理流程化、协同工作平台化、信息共享网络化新型共享平台,推动生产运行管理模式和决策逻辑由原来的‘经验主导+人工判断’向‘数据驱动’转变,实现集输管理的精准化与智能化升级。”百口泉采油厂信息管理站相关负责人说,在新质生产力推动下,百口泉采油厂正在朝着新型智能化大采油厂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