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隐形冠军
2025 年的移动通信领域,“eSIM” 无疑是最具标志性的关键词。继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相继布局后,中国电信于 10 月 13 日 “压轴” 官宣:获得工信部 eSIM 手机商用试验批复许可,eSIM 手机业务在国内 31 个省市全面上市销售。这不仅标志着国内三大运营商完成 eSIM 手机业务的 “全阵容进场”,更预示着 “实体 SIM 卡时代” 的加速落幕。
一、从多终端到手机端:eSIM 的 “全场景闭环” 完成
在拓展至手机端之前,中国电信的 eSIM 业务已在智能手表、车载设备等领域深耕多年 —— 用户早已能在 Apple Watch、智能汽车上体验 “免插卡联网” 的便捷。而此次手机端 eSIM 业务的落地,真正实现了 eSIM 从 “辅助终端” 到 “核心终端” 的跨越,推动移动通信服务从 “依赖实体 SIM 卡槽” 的传统模式,向“轻量化、多模态”的新型范式演进。
对用户而言,最直观的体验升级是“免插卡激活、跨设备无缝协同、全球无缝漫游”:新手机无需费力插卡,开机即可在线激活;手机、手表、平板等设备的通信能力可跨终端联动;出国时也不必更换实体卡,在线切换当地运营商网络就能实现 “无缝漫游”。
二、办理细节:线上预约 + 线下办理,套餐与实名制有讲究
中国电信为 eSIM 手机业务设计了 “线上 + 线下” 的办理路径:用户可直接前往电信营业厅门店办理,也能通过中国电信 APP 先预约,再到线下营业厅完成后续流程(现阶段暂不支持全程线上开通)。
套餐方面,eSIM 与实体 SIM 卡实现 “无缝衔接”—— 套餐内容完全一致,降低了用户的迁移门槛;补换 eSIM 卡(包括跨区补换)暂不收费,进一步提升了灵活性。不过,实名制要求依然严格,用户新入网 eSIM 号码需符合 “一证五号” 等规范,保障通信安全。
三、产业共振:苹果 iPhone Air 成 “最佳盟友”
几乎与中国电信 eSIM 业务上线同步,苹果 CEO 库克宣布:iPhone Air 将于 10 月 17 日早 9 点开启预定,10 月 22 日正式开售。这款厚度仅 5.6mm 的超薄旗舰,为实现极致轻薄直接取消了实体 SIM 卡槽,全球统一采用 eSIM 方案。
三大运营商(联通、移动、电信)的 eSIM 手机业务与 iPhone Air 的 “同频共振”,堪称产业协同的经典案例:苹果用硬件设计推动 eSIM 的 “刚需化”(无实体卡槽倒逼用户选择 eSIM),运营商则用网络服务承接这一趋势,最终让用户在 “无卡轻薄体验” 与 “全网通信支持” 间获得平衡。
四、产业生态:共建 “开放协同” 的 eSIM 产业未来
中国电信在官宣中强调,将携手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建“开放、协同、共赢” 的 eSIM 产业生态。这背后的逻辑是:eSIM 不仅是 “换一种 SIM 卡形式”,更是通信行业 “终端形态、服务模式、产业生态” 的全面革新 —— 从手机厂商的硬件设计,到运营商的网络服务,再到物联网、车联网等跨领域的终端协同,都将因 eSIM 而被重新定义。
中国电信于2025年10月13日获得工信部eSIM手机商用试验批复许可,eSIM手机业务在国内31个省市正式上市销售。用户可前往中国电信营业厅门店办理开通eSIM手机业务,也可通过中国电信APP进行线上预约,再前往预约的线下营业厅进行业务办理。
在此之前,中国电信的eSIM业务已支持智能手表、车载设备等多终端,此次手机端eSIM业务的引入,将全面推动移动通信服务从传统的实体SIM卡模式向“轻量化、多模态”的eSIM模式演进,为用户带来“免插卡激活、跨设备无缝协同、全球无缝漫游”的便捷体验。
中国电信将携手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建“开放”“协同”“共赢”的eSIM产业生态开放生态,共同推动通信行业终端形态革新、服务模式重构、产业生态升级。
当三大运营商完成 eSIM 手机业务的全国布局,当苹果用 iPhone Air 打响 “无卡旗舰” 的第一枪,“无卡通信” 已不再是概念,而是真切到来的产业变革与用户体验革命。对于消费者而言,“自由,从拔掉 SIM 卡开始” 的通信新时代,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