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杨振宁享年103岁:那个被骂了半辈子,却改变了整个物理学的人
创始人
2025-10-20 22:21:43
0

一直知道杨振宁牛,但不知道原来那么牛。

媒体全聚焦在老少恋上,与其八卦他的私生活,不如来了解一下他在科学领域作出的巨大贡献吧。

科学成就

想真正理解杨振宁的伟大,就得从物理学界的终极追求——“大一统理论”谈起。科学家普遍认为,宇宙中所有的物理现象,最终都可以由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来解释:万有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

理论上,这四种力并非独立存在,而可能是同一根本规律在不同条件下的体现。物理学家们就像在寻找一个“隐藏的维度”,他们认为,这四种作用力只是投射到我们所处世界的不同“影子”。若能找到它们共同的源头,人类就能用一套统一的理论解释整个宇宙的运行规律。

从牛顿提出“力”的概念开始,人类认识自然的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

后来,人们发现了分子、原子以及更微观的电子与原子核,并揭示了电磁力在维系物质结构中的作用。麦克斯韦则通过方程组将光学与电磁学统一,极大拓展了经典物理的边界。

当时的人们以为,物理学大厦已经完美无缺,只剩下一些“小问题”待解。没想到,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疑问,却引发了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革命——量子力学的诞生。

普朗克、波尔、海森堡、薛定谔等科学家相继建立起量子理论体系,用全新的方式解释了微观世界的规律。

与此同时,爱因斯坦用相对论重新定义了时空与引力,使物理学分裂为两条看似对立的道路——微观的量子力学与宏观的相对论。尽管爱因斯坦穷尽余生试图把这两者统一,但他最终未能成功。

直到杨振宁的出现,这个难题才迎来曙光。年轻的杨振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提出了“规范场论”,首次在理论上实现了量子论与相对论的统一,奠定了现代量子场论的框架,也让“大一统理论”从幻想变为可能。他的理论为后来的粒子物理标准模型提供了基础,使人类更接近用一种理论解释整个宇宙的目标。

1956年,杨振宁与李政道提出“宇称不守恒”假说,推翻了物理学界长久以来的一个基本信条:自然规律在镜像空间中是对称的。这一理论在次年被实验证实,两人因此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值得注意的是,从理论提出到获奖,仅仅不到一年时间,这在诺贝尔奖历史上极为罕见,足见其震撼程度。

然而,真正奠定杨振宁在科学史上不朽地位的,是他与学生米尔斯合作提出的“杨–米尔斯理论”。这套理论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石,被誉为人类智识的巅峰。如今,除了引力之外的其他三种基本作用力,都能在“杨–米尔斯场论”的框架下得到解释。

此理论的提出,直接推动了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建立,成为无数诺贝尔奖研究成果的理论出发点。可以说,杨振宁不仅是诺贝尔奖的得主,更是无数诺贝尔奖的“奠基人”。

“杨–米尔斯理论”的影响甚至超越了物理学本身,它在数学领域也开辟了全新的方向。多个菲尔兹奖得主的研究都与杨–巴克斯特方程相关,这一方程的思想源自杨振宁的理论体系。换句话说,他不仅改变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理解,也推动了数学、信息科学乃至宇宙观的发展。

今天的杨振宁,是全世界公认的最具影响力的物理学家之一。他的名字与牛顿、爱因斯坦并列,被视为人类思想史上最耀眼的光辉之一。

遗憾的是,公众往往更关注他的婚姻与个人生活,而忽略了他对科学文明的巨大推动。事实上,与其讨论他的情感故事,不如铭记他为人类打开的思想之门——那扇通往宇宙最深处的真理之门。

一段有意思的故事

许渊冲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是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的先驱者。他和杨振宁是西南联大本科研究生双重同学,他曾写过一本书叫《杨振宁和我》,从他的书中可以看到伟大科学家杨振宁更真实的一面。

理科生杨振宁4岁认3000字5岁背《龙文鞭影》

文科生许渊冲4岁认300字只会看白话小说背一百零八将

翻译家许渊冲大一英文考85

物理学家杨振宁大一英文考95大一英语期末一个小时交卷全班第一

物理学家杨振宁初中暑假背《孟子》全本

翻译家许渊冲只会“孟子见梁惠王”一句

从这些故事中可以看到许老的谦虚幽默,也能看到杨振宁这种真正的天才果然各个方面都优秀。

为国贡献

很多人攻击他都说他老了才回国,但他回国正好是千禧年,03、04年那会,美国依旧在各方面都远远超我们一头,他回来又能有什么红利?

15年转回国籍,可是新一代在高速发展的十年中忽略了十年前的我们依旧需要仰视美国。

杨振宁说他对祖国最大的贡献就是对国人的激励,他很聪明也很自谦,但我认为确实是如此,就像这栋楼里大家对于物理的了解也只停留在中学知识,可是杨振宁实打实的物理界地位就客观地写在人类历史上,我们提起他的成就其实是在告诉世界,我们不比任何人差。

现在全世界搞AI的很多都是华人,不可不提的就是清华姚班,而姚班创始人姚期智就是杨振宁推荐回来的。

结语

自1954年杨振宁提出“杨–米尔斯理论”以来,他的学术地位便稳固地屹立在现代物理学的顶端。可以说,这一理论奠定了他在此后数十年中不可撼动的影响力。

甚至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数百年里,杨振宁仍可能被视为人类物理学史上最后一位真正的“巨匠”。只有当有人能够建立起超越标准模型、实现真正“大一统”的理论体系时,才有可能在科学殿堂中达到或超越他所处的高度。

信源:

1.新华网

2.了不起的你我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苹... 有不少朋友疑惑苹果iPhone 16 Pro和16 Pro Max有什么区别?该选择哪一款更好?各自...
2025年值得入手的2款智能手...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手表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无论是健康监测、信息提醒,还是时尚搭配...
2024年OPPO手机全攻略:... 手机已不仅仅是通讯工具,它更是我们记录生活、享受娱乐、提升工作效率的重要伙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O...
原创 2... 从去年华为用上了麒麟芯片开始,华为的市场份额就蹭蹭的往上涨,当时抢购的人特别多,一时间还买不到现货,...
第五轮学科评估对比:西安交大突...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提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的表现可圈可点,新晋的3个A+学科:机械工程、...
vivo手机5g开关在哪里打开 vivo手机5G开关的打开方式可能因手机型号、系统版本及运营商网络支持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总体来...
解决FaceTime无法使用的... FaceTime是苹果公司推出的一款视频通话应用,广泛应用于iPhone、iPad和Mac等设备上。...
steam官网无法访问?这个办... 对于广大游戏爱好者而言,Steam平台无疑是获取最新游戏资讯、购买游戏、与全球玩家互动的重要阵地。然...
原创 直... #热点周际赛# 随着科技的进步,儿童智能穿戴设备逐渐成为了家庭中的新宠。华为作为智能穿戴领域的领军者...
原创 麒... 为了普及原生鸿蒙(鸿蒙5.0),抢占更多的中端手机市场份额,华为nova系列今年开始计划一年两更,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