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从2022年就开始在半导体领域对华施加出口管制,那时候他们直接把目标对准了中国的高端芯片制造,限制那些先进设备的供应。
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在10月7日发布了全面措施,涵盖高性能芯片和相关工具,目的就是想保持技术上的领先。之后,美国把视线转向盟友,拉着日本和荷兰一起行动,因为这两个国家在半导体设备上占有关键位置。
荷兰的ASML公司是全球光刻机的老大,尤其是极紫外线技术,对生产7纳米以下的芯片至关重要。中国市场当时占ASML销售额的20%左右,要是切断供应,肯定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意。2023年1月27日,美国、日本和荷兰在华盛顿开了会,三方同意协调限制向中国出口先进芯片制造设备。
美国国务院当时表态,说这能加强供应链的安全。荷兰政府那边开始内部评估,经济事务部和外交部的人都参与进来,分析贸易可能带来的损失。ASML的报告显示,如果实施管制,订单可能会减少,他们的客户得转向其他地方。
荷兰议会2月份还组织了听证会,企业代表直言不讳,说这会损害本国竞争力,一些议员也担心经济影响。3月8日,荷兰贸易部长莉丝耶·施赖内马赫在议会信件中宣布新出口控制措施,针对半导体技术。首相马克·吕特那天访问华盛顿,和美国总统乔·拜登见面,谈的就是半导体供应链安全。
美国那边反复强调要共同维护技术优势,吕特说荷兰会考虑自身利益,但没马上表态。会后,荷兰情报机构做了风险报告,指出中国半导体需求很强,但管制能保护知识产权。6月30日,荷兰正式公布出口许可要求,深紫外线光刻机等设备向中国出口必须政府批准,9月1日开始执行。
ASML调整了供应链,部分订单转移到欧盟和美国。2024年1月,ASML按政府指示暂停向中国交付部分深紫外线设备,销售额受影响10%到15%。
公司财报显示,短期营收有波动,但他们加大了对其他市场的投入。3月27日,吕特去北京访问,和中国领导人见面,谈贸易合作。
中国那边说科技进步挡不住,吕特重申管制是为了安全,不是针对谁。9月6日,荷兰又扩展了出口限制,覆盖更多半导体工具,包括计量和检验设备。
2025年1月15日,荷兰宣布进一步扩大管制范围,从4月1日起实施,涉及新兴技术物品的出口许可。整个过程显示荷兰在美国压力下一步步让步,从一开始的犹豫到全面执行,涉及多次外交谈判和内部讨论。
企业像ASML面临市场压力,中国半导体产业则加速本土化,华为2024年推出新麒麟处理器,减少对外依赖。西方企业丢掉部分市场份额,全球供应链格局变了。美国主导的芯片联盟成型,日本2023年7月实施类似管制,韩国也跟上。
荷兰的决定在国内引发争论,一些企业想让政府松绑,但安全因素占了上风。这事反映出地缘政治对科技贸易的冲击,荷兰国力有限,难以独挡美国游说。
吕特在2023年2月21日于荷兰报纸NRC发表文章,说看不到中国在本世纪主导世界的迹象,还强调美国在全球事务中的领导作用。
这话出现在荷兰同意出口管制的前夕,美国媒体像彭博社和财富杂志很快就报道了,称吕特赞扬美国世纪而贬低中国前景。吕特的言论被视为对美国政策的公开支持,为荷兰的决定铺平道路。
文章出来后,国际上关注度高,中国外交部回应说这种话不利于双边关系。吕特在后续采访中说,荷兰的出口管制是为了保护知识产权和技术安全,不是针对特定国家。
但实际中,ASML的深紫外线设备出口申请大多被拒,中国客户转向别处。吕特政府还推动欧盟协调,2023年9月,欧盟委员会讨论类似管制,吕特呼吁成员国统一立场。
日本和韩国跟进,美国主导的芯片联盟逐步形成。吕特的表态被分析人士看作屈从美国压力的结果,荷兰实力弱,无法独立对抗华盛顿。
荷兰实施管制后,ASML的销售额受到冲击,但他们转向其他市场来缓解。中国企业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华为新品减少了对外部依赖。西方丢掉市场份额,比尔·盖茨在访谈中说,放弃中国市场会带来长期损失。吕特2024年7月2日卸任荷兰首相,10月1日就任北约秘书长,继续处理国际安全事务。
中国半导体自给率提高,逐步超脱外部限制。欧盟讨论统一管制,全球科技竞争加剧。荷兰企业面临发展瓶颈,地缘因素持续影响贸易。2024年12月,美国更新出口限制,ASML预计2025年中国业务占销售额20%,没有直接影响2024年,但长远看需求会降。
2025年,中国宣布稀土出口新规,要求海外公司获得批准,甚至 trace 量也管,ASML的首席财务官说他们有库存,长交付期帮了忙,但警告中国客户需求2026年会显著低于2024年。
10月,荷兰政府接管中国拥有的芯片公司Nexperia,用冷战时期的紧急法,这是第一次动用,受美国压力。美国告诉荷兰,中国CEO必须走人,否则Nexperia面临严厉出口限制。荷兰商务部10月4日对Nexperia中国和分包商施加出口控制,相当于禁令。
担心技术转移到母公司Wingtech,后者在美国实体名单上。这事可能加剧欧盟和中国紧张,Nexperia母公司Wingtech股价跌10%。中国芯片制造商买了380亿美元的美盟工具,显示政策没完全奏效,美国议员呼吁更广禁令。
吕特作为北约秘书长,警告中国准备长期对抗,链接台湾可能行动和俄罗斯对北约的侵略。9月4日,他在演讲中说俄罗斯和中国在为长期对抗备战国防工业。7月15日,他说巴西、中国、印度可能受二级制裁重创。北约同意到2035年国防投资占GDP5%,吕特强调这是必要开支。
这系列发展显示科技管制的影响还在扩大,荷兰从被动跟随到主动参与,经济代价不小,但安全优先。中国通过出口控制反击,全球供应链风险上升。
整个局面像场拉锯战,美国拉盟友围堵,中国靠自力更生突围,荷兰夹在中间,ASML这样的企业得不断调整。长远看,谁能占上风还得看技术突破和市场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