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腐木里的真菌在悄悄织网,模样竟和宇宙中的星系文明相连,这巧合太妙了
创始人
2025-10-21 20:22:31
0

去年夏天在山里采集样本,我无意间把一块腐木翻过来,瞬间被眼前的景象惊到了 —— 密密麻麻的白色菌丝像极了不小心撒在木头上的棉线,可仔细一看又不对,这些 “棉线” 居然在缓慢蠕动,还互相缠绕着织成一张网。当时我蹲在那儿看了足足半小时,手里的采集盒都忘了打开,脑子里突然蹦出个奇怪的念头:这玩意儿,怎么跟天文纪录片里的星系分布图这么像?

后来回实验室查资料才发现,早在 2019 年就有英国科学家注意到这个现象。他们用显微摄像机拍过腐木里的蜜环菌菌丝,放大后能看到那些菌丝会沿着腐木的纹理延伸,遇到阻碍就分支,还会和其他菌丝交叉连接,形成的网络结构和银河系的旋臂、仙女座星系的星团分布对比图放在一起,简直像同一个人画出来的。更有意思的是,当时那个研究团队本来是想搞清楚真菌怎么分解木材里的纤维素,结果研究着研究着,倒先被这个 “宇宙同款” 结构给难住了。

你可能会觉得这就是个巧合,毕竟一个在地下几厘米的腐木里,一个在亿万光年外的宇宙中,八竿子打不着。可我后来翻了近十年的文献才发现,这里面的矛盾结论能把人绕晕。有团队说,真菌织网是为了更高效地吸收养分,每一条菌丝都是 “营养输送管道”,网络越密集,吸收效率越高;但另一个团队用同样的蜜环菌做实验,却发现有些菌丝明明没连接到养分源,却还在一个劲儿地往外延伸,像是在 “探索” 什么。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2021 年有篇论文说,真菌网络的节点分布符合 “无标度网络” 模型,这和宇宙中星系的分布规律一模一样;可去年发表的一篇反驳文章又说,那只是样本量太小造成的错觉,扩大观测范围后,两者的相似度就大大降低了。

说实话,一开始我也觉得是前者小题大做了。直到去年冬天,我们实验室做了个有意思的实验。当时为了搞清楚菌丝的生长规律,我们在培养皿里铺了一层模拟腐木的培养基,然后在中间放了一小块带有蜜环菌孢子的木块。前三天都没什么特别的,菌丝只是缓慢地向四周扩散。可到了第四天早上,我一进实验室就傻眼了 —— 培养皿里的菌丝居然绕着边缘织了个圈,中间还交叉出好几条 “主干道”,把培养皿分成了六个小块,活脱脱像个迷你版的太阳系行星轨道图。

更诡异的还在后面。我们本来想测测菌丝的生长速度,就在培养皿里放了几个微型传感器。结果在实验进行到第 72 小时的时候,传感器突然传来异常数据 —— 有一段菌丝的生长速度突然加快了三倍,可周围既没有额外添加养分,温度湿度也都没变。当时团队里的老周还开玩笑说:“这玩意儿不会是接收到宇宙信号了吧?” 可笑着笑着,我们就笑不出来了 —— 那段加速生长的菌丝,正好对着实验室窗户的方向,而那天晚上,正好有一场狮子座流星雨。

当然,我们也知道不能凭巧合下结论。后来我们又做了三次重复实验,前两次都没出现这种情况,直到第四次,我们特意选了一个有双子座流星雨的夜晚,结果又观察到了类似的异常。不过这次我们发现,菌丝加速生长的时候,实验室里的磁场强度有微弱的变化。这就让我们想到,会不会是宇宙中的电磁辐射影响了菌丝的生长?可这个猜想很快又被推翻了 —— 因为实验室的窗户玻璃能阻挡大部分电磁辐射,而且我们也没在菌丝里检测到能接收电磁信号的物质。

其实现在想想,科学研究有时候就是这样,越深入越觉得自己无知。我们一开始以为搞清楚真菌织网的原理就行了,结果研究着研究着,反而牵扯出更多问题。比如,为什么不同种类的真菌织出来的网结构不一样?有的像星系,有的却像杂乱的毛线团;还有,真菌在自然界中织网的时候,会不会和其他生物的网络结构相互影响?就像森林里的树木根系,会不会和真菌网络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大的 “生态网络”?

前阵子我还跟天文系的朋友聊起这事,他给我看了一张詹姆斯・韦伯望远镜拍的星云照片,照片里的气体云像棉花糖一样散开,中间缠绕着细细的 “丝线”,把不同的星云连接起来。他说,天文学家现在也在研究这些 “宇宙丝线” 的形成原因,目前还没有定论。我当时就指着照片说:“你看,这跟我们拍的真菌网络多像啊!” 他愣了一下,然后说:“说不定,宇宙本身就是个大的生态系统,我们只是其中的一个‘菌丝’而已。”

虽然这话听起来有点玄乎,但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在科学史上,很多看似不相关的现象,最后都被证明有着共同的规律。比如牛顿发现苹果落地和月球绕地球转都是因为万有引力,达尔文发现不同物种的进化有着相似的规律。说不定哪天,我们真的能找到真菌网络和宇宙星系之间的内在联系,到时候,可能会彻底改变我们对生命和宇宙的认知。

不过现在,我们还只能一步一步来。下一步,我们打算去云南的原始森林里做实地观测,那里的腐木种类多,真菌资源也丰富,说不定能找到更多线索。而且,我们还联系了天文台的朋友,打算在观测点附近架设一台小型射电望远镜,看看能不能捕捉到真菌生长时周围的宇宙信号。

说真的,每次看到腐木里那些悄悄织网的真菌,我都会觉得特别神奇。它们明明那么渺小,却能织出和宇宙星系相似的结构;它们明明没有大脑,却像是在遵循着某种宇宙级的 “设计图纸”。有时候我会想,会不会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还有更多这样的 “巧合” 等着我们去发现?比如深海里的珊瑚礁,会不会和宇宙中的星团有着相似的形成规律?又或者,我们人类的神经网络,会不会也和这些自然网络有着共同的逻辑?

这些问题现在还没有答案,但我相信,只要一直探索下去,总有一天会揭开谜底。毕竟科学的魅力,不就在于这种对未知的好奇和追求吗?就像腐木里的真菌,不管有没有人观察,它们都会一直织下去;而我们这些科研人员,也会像它们一样,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一步一步往前走,哪怕不知道前面等待我们的是什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苹... 有不少朋友疑惑苹果iPhone 16 Pro和16 Pro Max有什么区别?该选择哪一款更好?各自...
2025年值得入手的2款智能手...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手表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无论是健康监测、信息提醒,还是时尚搭配...
2024年OPPO手机全攻略:... 手机已不仅仅是通讯工具,它更是我们记录生活、享受娱乐、提升工作效率的重要伙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O...
原创 2... 从去年华为用上了麒麟芯片开始,华为的市场份额就蹭蹭的往上涨,当时抢购的人特别多,一时间还买不到现货,...
第五轮学科评估对比:西安交大突...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提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的表现可圈可点,新晋的3个A+学科:机械工程、...
vivo手机5g开关在哪里打开 vivo手机5G开关的打开方式可能因手机型号、系统版本及运营商网络支持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总体来...
解决FaceTime无法使用的... FaceTime是苹果公司推出的一款视频通话应用,广泛应用于iPhone、iPad和Mac等设备上。...
steam官网无法访问?这个办... 对于广大游戏爱好者而言,Steam平台无疑是获取最新游戏资讯、购买游戏、与全球玩家互动的重要阵地。然...
原创 直... #热点周际赛# 随着科技的进步,儿童智能穿戴设备逐渐成为了家庭中的新宠。华为作为智能穿戴领域的领军者...
原创 麒... 为了普及原生鸿蒙(鸿蒙5.0),抢占更多的中端手机市场份额,华为nova系列今年开始计划一年两更,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