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者为青少年演绎“色彩魔法”。 深圳晚报记者 苏靖驹 摄
深圳新闻网2025年10月27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苏靖驹)10月20日至26日,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第四届知识科学文化节“科学无界”开放周举行。10月25日起,活动进入公众开放日阶段。本届知识科学文化节以“你的量子宇宙”为主题,通过百余场趣味互动、前沿讲座与跨文化体验活动,吸引数千名市民线下预约入校。
沉浸式解锁科学魅力
开放周的核心亮点当属遍布校园的互动体验区。在这里,“高大上”的科学知识变成了人人可参与的趣味游戏。
中心广场的“化学厨房”前,工作人员提前准备了新鲜紫甘蓝榨取的菜汁溶液,只需将小苏打、柠檬酸等常见家用物质依次加入溶液中,就能亲眼见证溶液从淡粉到亮绿、再到深紫的“色彩魔法”。10岁的小朋友豆豆踮着脚观察学生志愿者的操作,当看到紫色菜汁接触漂白剂后瞬间变色时,忍不住拉着妈妈的手喊:“原来做家务的东西里也有科学!”旁边的展板上,配有清晰的pH值标尺,家长们边看边给孩子讲解“酸碱度”的概念,让科普变得直观又好懂。
“3D打印工坊”里,工作人员提供模型文件,市民亲手操作设备,选择打印钥匙扣、小摆件等文创产品。“我选了印着‘科学无界’的款式,等下拿回去当纪念。”刚完成操作的大学生小周举着正在冷却的打印件说。现场无论大人小孩,一个个手捧着自己的“作品”,脸上满是欢喜。
“VR浏览数字校园”体验区同样排着长队。戴上VR眼镜,市民仿佛“穿越”到校园的各个角落:既能“悬浮”着参观平时不对外开放的人工智能实验室,看机械臂精准操作;也能在湖畔“闪现”,360度欣赏校园风光;甚至能近距离观察3D打印机工作的细节,连耗材融化的过程都清晰可见。“不用走路就能逛遍整个校园,还能看实验室,太方便了!”退休教师张阿姨体验完,又拉着老伴重新排队,想再“逛”一次。
此外,“生物发光”体验区的荧光水罐、“分离DNA”展台的水果絮状物、“中俄美食嘉年华”里花样繁多的美食,每一个项目都让大家直呼“有意思”,不少家长表示:“这种动手又动脑的活动实在太精彩了,比去游乐园还过瘾!孩子都舍不得走,一直在说今天玩过的科学实验。”
中外专家现场开讲
除了趣味互动,百余场前沿讲座也成为开放周的“硬核亮点”。从量子技术到宇宙探索,从生命科学到文化交流,专家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带市民走进科学的“神秘世界”,不少讲座还采用中俄双语讲解,体现出活动的国际化特色。
10月25日上午,湖滨主舞台的“量子和光子技术的奇妙现实”讲座座无虚席。主讲人用生活中的例子类比“量子纠缠”,更现场演示种种奇妙的实验装置,让台下观众发出阵阵惊叹。讲座结束后,一位市民好奇提问:“量子技术以后能用到手机上吗?”主讲人耐心解答,让高深的知识变得触手可及。
随后的“聆听宇宙的脉搏”讲座聚焦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主讲人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了FAST捕捉到的宇宙信号,还围绕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开展趣味科普。活动现场,不少市民“有备而来”,掏出本子认真记着笔记。
此外,还有“数字时代生物学的未来”“关于长寿的医学秘密”等讲座,紧扣市民关心的话题,既有科学深度,又不失趣味性。
值得一提的是,讲座中还融入了跨文化交流元素。在“翻译是一杯中国茶——俄罗斯诗歌与翻译漫谈”活动中,学者解读俄罗斯诗歌的中文翻译技巧,还现场朗诵双语诗句,让市民在感受文学之美的同时,也了解到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大运精神走出赛场
本届知识科学文化节“科学无界”开放周已连续举行多日,以“互动性强、专业性足、国际化浓”的特点,成为一场全民参与的科学狂欢。
深北莫知识科学文化节的这份活力,恰与龙岗“重回大运”的精神内核深度契合。“重回大运”系列活动开展至今,“激情四射、活力十足、创意无限”的大运精神不断焕新龙岗面貌,激发城区活力氛围,成为城区发展的重要动力。深北莫的知识科学文化节以“让科学共享、让文化互鉴”的实践,将大运精神中的“开放、创新、卓越”转化为新的内涵:将赛场上的激情延伸到科学普及、文化交流的领域。
编辑:单铭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