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提车时,身边的朋友都在劝我等等特斯拉降价。现在小米SU7的里程表已经跳到15000公里,我才真正明白,这两款车压根就不该放在一起比。
不是说谁比谁高级,而是它们服务的人群,从一开始就不一样。
01
账面数据会骗人,但方向盘不会
刚开始那几天,我也迷信过零百加速、CLTC续航这些参数。小米标准版5.28秒破百,电池73.6度,表显668公里,账面上确实漂亮。可真跑起来你就发现,参数这东西就像相亲对象的自我介绍,听听就好。
高速实测下来,开到110km/h巡航,空调23度,表显能跑到543公里已经算老实了。冬天开暖风直接打个七折,421公里封顶。特斯拉Model 3那套三电系统虽然电池更小,但人家高速能跑582公里,电控效率摆在那儿。
充电这事儿更有意思。小米用的400V平台,充到80%得半小时,刚够我去服务区上个厕所、买杯咖啡。特斯拉800V架构15分钟补250公里,喝口水的功夫就能走。长途跑多了,这时间差能让人急得跺脚。
02
那些纸上看不出来的差距
最让我服气的,是特斯拉导航那套算法。每次规划路线,它都能精准告诉你这一段要耗多少电,剩余续航够不够。
小米的导航倒是能跟米家设备联动,出门前让扫地机器人开工,空调调好温度,但跑长途时,我要的是靠谱的能耗预估,不是回家遥控家电。
智驾也是两种思路。小米全系白送城市NOA,听着挺香,实际上路你会发现,碰到路边桩桶、施工路段,系统经常歇菜,得人工接管。特斯拉的FSD基础版虽然要单买,但自动泊车和车道保持明显更成熟,复杂路况也很少掉链子。
座椅这事儿得单说。小米前排标配通风加热,夏天开车后背不闷汗,这点确实贴心。但坐垫偏硬,跑长途时屁股会抗议。特斯拉座椅通风要加钱选,可人家底盘滤震细腻,跑烂路时,底盘像铺了层海绵,颠簸感能过滤掉不少。
03
配置堆料和用户体验,是两码事
小米的15.6英寸中控屏、8295芯片、25个哈曼卡顿喇叭,配置表看着眼花缭乱。可音响这事儿,低音轰得车门都震,人声却像隔了层纱布,发闷。大灯亮度也一般,晚上跑山路,照明范围明显不如我以前开的奥迪A4L。
特斯拉走的是另一条路。取消所有实体按键,换个挡都得在屏幕上滑,刚开始确实不习惯。但用久了你会发现,这套逻辑特别简单,常用功能一眼就能找到,不用翻三层菜单。小米的澎湃OS功能拓展性强,但偶尔会卡顿,语音助手反应也慢半拍。
04
写在最后
15000公里跑下来,我不后悔选小米。21.59万的价格,能买到这套动力总成、智能配置和外观设计,性价比确实杀疯了。但要说它和特斯拉不是一个档次,指的是产品取向不同。小米适合想要高配置、爱尝鲜的年轻用户,特斯拉更适合图省心、重效率的理性派。
如果让我再选一次,预算25万以内,追求性价比,我还是会选小米。但如果经常跑长途,对三电系统和智驾稳定性有更高要求,特斯拉可能更合适。您在这两款车之间会怎么选?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