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芳 通讯员 张忠燕 邢恩来
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一项数字孪生技术正在悄然改变38万农村居民的用水生活。投资450余万元建设的供水数字孪生系统,将1300多公里管网、566个村庄的供水设施“搬”到线上,实现了从“源头”到“龙头”的全过程智慧化管理。
破局之路:从传统管理到智慧运营
无棣县已建成3处农村供水工程,日处理能力达18万方,自来水普及率和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率均达到100%。然而,在农村供水管理工作中,仍面临着信息管理碎片化、运行管理手段单一、数据管理难度大等痛点。
过去,供水工程运行管理仅依赖于人工经验,存在巡查盲点;不同期建设的监测设备数据共享困难;从水源到用水终端的海量信息缺少统一管理通道。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供水的精细化服务水平。
2023年10月,无棣县城乡水务局联合智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启动了数字孪生农村供水系统建设,投资450余万元,历时一年打造了一套覆盖全域的智慧供水管理平台。
系统架构:构建智慧供水“数字大脑”
该平台采用B/S架构,构建了从信息化基础设施到数字孪生平台,再到核心业务应用的多层次体系。
立体感知,全面监测:系统在水源地、水厂、管网及供水末梢等重要节点全面布设监测设备。包括水源地水位监测设备及无人机自动机场、水厂水质与流量监测设备、106套管网流量压力监测站点、9套水质监测设备和16万余套智能远传水表,形成了全方位的感知体系。
数据融合,一图统览:平台整合基础数据、监测数据和业务管理数据,构建了统一的数据底板。通过建设供水管网GIS一张图,实现了农村供水监管全要素、监测感知全覆盖,对爆管、压力骤降等突发事件实现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全流程管理。
智能预警,主动处置:系统投运以来,已累计成功预警供水管网爆管事件3次,处理压力异常报警31起、疑似水质异常事件27起,有效防范运行风险,保障了供水安全。
技术核心:数字孪生实现精准调控
无棣县数字孪生农村供水平台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强大的模拟和预测能力。
在水库“四预”方面,平台结合水库供水、蓄水等业务场景,实现了供水、蓄水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为供水调度、蓄水计划提供决策支撑。系统能够基于实时水位与供水量预测水库供水能力,支撑科学调度决策。
在水厂工艺方面,平台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数据构建了水厂进水泵房、沉淀池等三维实景模型,实现从进水泵房到出水泵房的制水工艺全流程孪生展示与动态调控,全面提升制水环节的精细化水平。
应用成效:节能增效惠及民生
该系统的投运,在节能降耗、运维增效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节能降耗:通过实时监测与智能调度,供水管网漏损率降至10%以下;通过优化水厂运行与调度策略,整体运营成本降低30%以上。
服务便民:平台打造了统一的用水服务应用,村民可通过线上支付进行水费缴纳,还可扫码上报用水问题,方便监管部门及时处理,真正破解了群众“跑腿难”痛点。
调度高效:系统打造了监管中枢,动态对比取供水量、分析乡镇用水时空分布,将碎片化数据整合为知识图谱,使供水调度响应速度从小时级提升至分钟级。在制水环节,系统实现了药剂投加的精准控制,兼顾水质安全与成本节约;通过“四预”功能强化水源调度与水质管控,提升了应对原水波动与突发污染的能力。
未来展望: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无棣县数字孪生农村供水平台的实际应用,通过技术赋能切实转化为惠民、优政的显著社会效益。平台以“从源头到龙头”的全程保障守护民生,让村民喝上“放心水”、大幅减少停水对生活的干扰,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
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为全国农村供水安全管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展示了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的广阔前景。无棣县正以实际行动,让农村居民享受到与城市同质的供水服务,为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同监管”的“五同”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