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出炉:中国位居世界第二,但首度出现增幅放缓
创始人
2025-11-13 15:20:36
0

11月12日,科睿唯安发布2025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遴选出了在过去十一年中论文引用量居于所在领域前1%的学者。全球有超过1300所机构的6868名学者(7131人次)上榜,中国大陆上榜人次为1406人,位居世界第二。中国大陆高被引科学家所占的全球份额自2018年(7.9%)以来已实现翻倍增长,但在今年首度出现了份额下降的情况。

每年,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 都会按照ESI学科划分编制一份名单,以遴选出在每个领域中论文影响力最高的学者。随后,科睿唯安方面会运用进一步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对该名单进行完善,并最终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该名单旨在遴选全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具有影响力的研究人员,表彰他们在各自研究领域展现出的显著广泛影响力。这些研究人员仅占全球科研群体的千分之一,入选依据是他们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发表的高被引论文。

今年,科睿唯安共向6868位研究人员授予7131人次“高被引科学家”的称号。该名单聚焦近期科研成就,统计了2014年至2024年这十一年间,收录于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及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的权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期刊中的高被引论文。名单人次超过名单人数,是因为一些研究人员在多个研究领域都是高被引学者。

1

学科分布

如表可见,今年的名单依然呈现出了“交叉学科”的压倒性优势,占总人人次的整整一半。这强有力地证明了当代科学前沿的重大突破越来越多地诞生于传统学科的交叉地带。

其次,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依然是影响力的领头羊。而传统自然科学与工程领域如 “化学”、“材料科学”、“物理学”、“工程学”等则保持着坚实的基数,构成了全球科研体系的中坚力量。最后,今年名单还有一个细微调整,即重新纳入了数学领域。

2

国家/区域分布

本年度的高被引研究人员分布于60个国家及地区,但86.1%的获奖人次高度集中于前10个国家,仅前5名就占据了总人次的74.6%,凸显出全球顶尖科研人才分布的高度集中性。

其中,美国以2670人次(占总人次37.4%)的绝对优势领跑全球,较去年36.4%的全球份额小幅增长了1个百分点,扭转了此前连续多年的下滑趋势(2018年43.3%→2019年44.0%→2020年41.5%→2021年39.7%→2022年38.3%→2023年37.5%)。

中国大陆今年仍保持全球第二,共有1406人次获奖(占比19.7%)。虽然绝对数量有所上升,但其全球份额较2024年的20.4%微降0.7个百分点。但值得强调的是,中国大陆的全球份额自2018年(7.9%)以来已实现翻倍增长,历年表现为:2019年10.2%→2020年12.1%→2021年14.2%→2022年16.2%→2023年17.9%。

自2018至2024年间,美国的世界份额缩减6.9%,而同期中国的份额增长12.5%。这反映了中国科研实力的大幅发展。然而这种“美消中涨”的趋势之所以在2025年中止,科睿唯安给出的说法是,他们“更严格且系统地实施了旨在保障榜单的严谨性与有效性的筛选机制,这对中国大陆产生的负面影响大于美国,在榜单零和博弈的遴选规则下,客观上使美国获得了更大益处”。

比如,科睿唯安称,有432位学者因在过去五年内存在过度发表行为,而被今年的榜单排除在外。这432位学者中大多数来自中国大陆,其次是美国,而其他国家因过度发表被排除的人数均未超过10人。

除开中美两个“超级大国”,英国以570人次(8.0%)继续稳居第三,瑞士今年重返前十,法国从去年的第九位降至第十位,而去年的第十名新加坡则被挤出前十。

3

高校/机构分布

上图列出了拥有27位以上高被引学者的52所机构。与去年相同,中国科学院以258人次位居榜首哈佛大学(170人次)和斯坦福大学(141人次)紧随其后,清华大学(91人次)位列第四。前十名中,麻省理工学院(85人次)从去年第六升至第五,取代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84人次)。马克斯·普朗克学会从去年的第九名跃居第七(从2024年56人次增至66人次)。从牛津大学(59人次)、伦敦大学学院(59人次)、宾夕法尼亚大学(59人次)则并列第八。

前五十名中名次靠后的部分出现了较大变动。

(1)新晋机构包括:布罗德研究所(43人次)、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36人次)、纽约大学(30人次)、武汉大学(29人次)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28人次)、普林斯顿大学(28人次)、阿德莱德大学(27人次)、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27人次)与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27人次)。

(2)较去年排名显著提升的机构包括: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55人次)跃升12名至第13,上海交通大学(40人次)跃升11名至第24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39人次)跃升10名至第25。

这52所机构的所属区域为:美国(26所)、中国大陆(8所)、英国(5所)、澳大利亚(4所),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荷兰和新加坡(各2所),加拿大德国和瑞士(各1所)。

参考文献:

https://clarivate.com/highly-cited-researchers/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苹... 有不少朋友疑惑苹果iPhone 16 Pro和16 Pro Max有什么区别?该选择哪一款更好?各自...
2025年值得入手的2款智能手...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手表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无论是健康监测、信息提醒,还是时尚搭配...
2024年OPPO手机全攻略:... 手机已不仅仅是通讯工具,它更是我们记录生活、享受娱乐、提升工作效率的重要伙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O...
原创 2... 从去年华为用上了麒麟芯片开始,华为的市场份额就蹭蹭的往上涨,当时抢购的人特别多,一时间还买不到现货,...
第五轮学科评估对比:西安交大突...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提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的表现可圈可点,新晋的3个A+学科:机械工程、...
vivo手机5g开关在哪里打开 vivo手机5G开关的打开方式可能因手机型号、系统版本及运营商网络支持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总体来...
解决FaceTime无法使用的... FaceTime是苹果公司推出的一款视频通话应用,广泛应用于iPhone、iPad和Mac等设备上。...
steam官网无法访问?这个办... 对于广大游戏爱好者而言,Steam平台无疑是获取最新游戏资讯、购买游戏、与全球玩家互动的重要阵地。然...
原创 直... #热点周际赛# 随着科技的进步,儿童智能穿戴设备逐渐成为了家庭中的新宠。华为作为智能穿戴领域的领军者...
原创 麒... 为了普及原生鸿蒙(鸿蒙5.0),抢占更多的中端手机市场份额,华为nova系列今年开始计划一年两更,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