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新华日报)
本报讯 (记者 杨频萍) 静音离子风飞艇、电动自行车无线充电系统、地—空—壁变构型电磁吸附式特种飞行器……11月14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十四届“天宫杯”研究生创新实验竞赛现场,70项创新成果同台竞技。本届参赛项目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尖端科技领域,涵盖空天飞行器、能源动力、智能机器人、先进材料等多个尖端领域。
经过激烈角逐,“匠心‘孔’铸”团队凭借其“放电—电解无伤智造技术与装备”项目斩获赛事特等奖。该成果直指航空发动机高压涡轮叶片气膜冷却孔的制造难题,团队在国际上首创“放电—电解复合加工”方法,博士生成员杨宗举将其生动地比喻为“复合微创修复术”,能精准去除疤痕。该技术已成功制备多种航空航天关键部件,实现孔壁100%无重铸层,让关键部件的疲劳寿命得到提升。
“天宫杯”是南航研究生特色创新实践品牌活动,14年来已吸引800余支队伍、4000余名研究生参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刘向雷介绍,“天宫杯”培育的创新项目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顶级赛事中屡屡获奖,不少项目已实现转化。学校邀请了一批产业教授加入评审和指导,将产业“真问题”和市场的“新需求”直接带给学生,让创新更具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