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青岛虚拟现实创新大会将于11月21日至22日在青岛举行,本届大会首次启用青岛虚拟现实创享中心作为永久会址。这座极具科技感、外型像个“飞碟”一样的建筑,终于要揭开神秘面纱。11月17日,半岛记者会前探营,带大家看看“飞碟”里面长啥样。
“灵境飞舟”启航
1990年,中国科学家钱学森将英文的“虚拟现实技术”翻译为“灵境”,作为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核心展示平台的青岛虚拟现实创享中心,就选择了“灵境飞舟”为主题,寓意从青岛虚拟现实产业园启航腾飞。
从科苑经七路西拐到新宏路上,就能看到嵌入山体中的巨型“飞碟”,那就是青岛虚拟现实创享中心。在满目粉黛乱子草中沿山路转上去,就到了创享中心四层的门口,这也是2025青岛虚拟现实创新大会主会场所在地。
进门后最醒目的便是“灵境•启航”。整套装置由天幕、环幕、地幕三块P1.5的高清LED屏幕作为飞碟视窗,构成全沉浸式的飞行体验空间。整套装置借鉴美国奥兰多迪士尼乐园太空电梯,上中下三块屏幕联动布局,构建360°无死角视觉包裹感,赋以超8K的高精度数字内容,同步世界级沉浸式观感体验。
站到圆形地台区域后,滑轨玻璃幕墙从环幕两侧对称滑出,完全封闭的一刹那,配上极具科幻大片感的视觉体验,身处其中的人顿时便有了穿越宇宙之感,想要随灵境飞舟一起,开启一段穿越时空的无界探索旅程。
从庄周梦蝶到灵境
离开“灵境•启航”,从时空隧道进入展示中心。
穿越时空隧道后,眼前是一片浪漫的粉色。“庄生梦、古今同;灵境出,万象生。”展厅前厅以蝴蝶光影开场,以“庄周梦蝶”为引,展现中国传统哲学中对“虚”“实”关系的早期思辨。现场,蝴蝶光影翩翩起舞。这时,你只要挥一挥手,万千蝶影汇聚入书信装置,引出钱学森在1990年书信中首提的“灵境”概念。这一巧妙设计,实现了两千年前的哲学思辨,与当代前沿科技的跨越时空对话。
之后的主题序厅,依然充满浪漫的科技感。360°环幕加地幕投影效果,打造沉浸空间。地面上投射大型时轮光影,光影外圈是虚拟现实发展历史上一个个有代表性的年份,访客进入,时轮缓慢转动,环幕上开始讲述历史。
虚拟现实的百宝箱
关于虚拟现实,你想要了解的,在青岛虚拟现实创享中心,都能得到。并且,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了解。
关于虚拟现实硬件发展史,长长的一面墙,一站式展示全球虚拟现实产业从1838年立体视觉到至今近两百年发展历程及重要标志事件。
关于青岛的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现状,最生动的莫过于旷世之舟的碗幕裸眼3D数字沙盘。这是一处由140平方米LED碗幕包裹的沉浸式展示体验空间,通过定制的3分钟裸眼3D影片,全方位展示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的整体规划、功能布局与重点建设成果等。站在最适合观赏处,人静立不动,就如同坐着直升机,穿梭在青岛的虚拟现实大厦中。
AR互动沙盘通过实物光电沙盘+AR眼镜,使园区产业布局、区域规划、楼宇功能、交通组织等实现虚实相生的交互展示。
园区数字孪生平台则对园区进行1:1复刻,通过定制平台系统,展示园区高精度地理信息、实景三维数据,可视化展示园区规划、建设、运维全链路的各项细节。只要在大屏上点一点,就像到了真实的园区中一样。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雪莲)
上一篇:智能家电有了清晰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