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佳潼
11月18日,潍坊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决胜“十四五” 谋篇“十五五”潍坊市科技创新成果新闻发布会。记者在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在科研攻关上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其小麦第三代杂交育种技术国际领跑,在全球首次构建西瓜属、葡萄属超级泛基因组图谱,并有2项成果入选2024年度中国植物科学重要进展。目前,研究院在Cell等顶尖期刊发表论文491篇,获得授权专利72项。
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科研人员正在研讨实验数据
据了解,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由北京大学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是服务国家农业战略需求的新型研发机构。自2018年成立以来,研究院聚焦国家战略和地方产业发展需求,潜心攻坚、拼搏奋进,在载体建设、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为潍坊乃至全国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聚力平台搭建,做强高能级载体矩阵。把平台作为链接资源、推动创新的重要载体,建成山东省现代农业领域唯一的省实验室,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参与建设小麦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两个国家级平台,组建山东省农业生物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中国—以色列)。强化科研硬件支撑,配备冷冻电镜、全套质谱分析系统等设备5000余台(套),建成1200余亩试验基地、5000平方米智能温室及66间人工气候室,实验能力水平全国领先。
聚力人才引育,锻造高素质专业队伍。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优化“全职+柔性+双聘”多元引才机制,组建由院士和高层次人才领衔的45个课题组、七大共享平台,引进院士2人、国家级人才工程人选17人,形成雁阵形人才梯队,团队规模突破800人,3次获评“省人才工作表现突出单位”,入选省级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和省人才效能提升重点平台名单。
聚力科研攻关,提升高水平创新能力。研究院大力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推出了一大批原创性、突破性、引领性的创新成果,小麦第三代杂交育种技术国际领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洁田模式推广示范120万亩,在全球首次构建西瓜属、葡萄属超级泛基因组图谱、六倍体小麦完整基因组图谱,2项成果入选2024年度中国植物科学重要进展,在Cell等顶尖期刊发表论文491篇,获得授权国内外专利72项,申请植物新品种权43个,推动23项成果实现就地转化、累计产生经济效益近8亿元。
聚力建言献策,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发挥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优势,坚持需求和问题导向,近三年向国家及省级部门提交政策咨询报告45份,在数字农业、种业振兴与社会化服务等领域形成重要影响力。
“‘十五五’期间,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将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和农业科技前沿,在分子设计育种、智慧农机、盐碱地农业、食品营养等九大方向持续攻关,着力增加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打造全省领先、全国知名的种源创新高地,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更大贡献。”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副院长,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副主任张兴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