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全球变化研究信息中心)
10月29日,未来地球计划(Future Earth)、地球联盟(Earth League)和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orld Climate Research Programme, WCRP)联合发布题为《2025/2026年气候科学十大新见解》(10 New Insights in Climate Science 2025/2026)的报告,通过整合过去18个月气候科学领域的关键研究进展,为推进雄心勃勃的气候政策、增强社会气候适应力提供了科学指导。报告的主要结论如下:
(1)2023—2024年创纪录高温的成因亟待深入探究。尽管厄尔尼诺现象(El Niño)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近期高温纪录发生的可能性,但尚不足以完全解释异常升温现象。地球能量失衡(Earth Energy Imbalance, EEI)的持续恶化,表明全球变暖呈加速态势。这一趋势警示,亟需弥补减排与适应投资之间的双重差距,以应对日益紧迫的气候危机。
(2)海面升温和海洋热浪加剧。海表温度加速攀升与海洋热浪加剧,正引发生态破坏、威胁沿海生计、加剧极端天气风险并削弱海洋碳汇。亟需加快气候变化适应行动,并强化全球减排,以遏制海洋与气候系统的进一步失衡。
(3)全球陆地碳汇面临压力。2023年,全球陆地碳汇趋弱,加剧碳预算消耗。野火频发与多年冻土融化的双重挑战正对北半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构成威胁。在加速深度减排的同时,亟需加强二氧化碳去除(Carbon Dioxide Removal, CDR)力度。
(4)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会相互加剧彼此的影响。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丧失构成恶性循环,严重威胁生态功能。兼顾生态系统完整性与物种组成的自然气候解决方案(Natural Climate Solutions)更有助于有效维护碳汇功能。
(5)气候变化正在酝酿连锁风险。气候变化正在加剧全球地下水枯竭,并通过破坏补给与增加用水需求威胁农业安全,进而引发地面沉降及海水入侵等风险。
(6)气候变化导致登革热病例增加。2024年,全球登革热病例数创历史新高,高达1420万例。登革热暴发导致医疗体系不堪重负、严重干扰经济运行,预计到2050年和2100年,全球登革热传播规模将显著攀升。
(7)气候变化危及劳动生产率与收入水平。气候变化通过热胁迫对劳动生产率与收入水平构成严重威胁。预测显示,低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的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损失将显著降低,这凸显了强化减排行动的紧迫性。
(8)亟需扩大CDR规模,以应对难削减的排放及气候风险。CDR是深度减排的补充手段,亟需通过完善国际准则、加强研发创新,以助力长期气候稳定,并确保环境与社会保障措施落实到位。
(9)碳信用市场面临诚信危机。碳信用市场因数据虚高、额外性不足等诚信问题引发信任危机,存在延缓实质减排的风险。通过强化基准线、提升透明度以及完善市场标准等措施,碳信用市场正向更可信、更具建设性的方向转变。
(10)政策组合更具减排潜力。精心设计的政策组合往往能实现更显著的减排效果。包含碳定价或减少化石燃料补贴的政策组合,通常比仅依赖非价格型政策工具的方案实现更大幅的减排。
(全球变化研究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