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安晚报)
转自:新安晚报
大会现场。
11月20日上午,2025量子科技和产业大会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展示和交流量子前沿技术的发展成果与应用前景。当天,多个量子科技和产业重大成果正式发布,合肥高新区、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等九大国际高新区还共同组建“量子产业协同创新网络”,联手加速量子科技成果转化。
量子科技和产业重大成果发布
本届大会以“百年量子·智启未来”为主题,聚焦量子领域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场景创新、对接孵化、交流合作等关键环节,集聚“政产学研金服用”等各方力量,助力合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量子科技和产业中心。
开幕式上发布了多个量子科技重大成果,其中包括:超导量子计算领域,“祖冲之三号”刷新“量子计算优越性”纪录;中性原子量子计算领域,实现AI赋能的2024个原子无缺陷阵列调控;光量子计算领域,首次在光量子芯片上实现多比特连续变量量子纠缠;量子通信领域,跨越12900公里,洲际星地量子密钥分发再创纪录;量子精密测量领域,提升新物理搜寻探测界限17个数量级。
量子产业重大成果项目同时发布,包括:量子通信领域,中国电信发布全球最大规模、互联互通、广泛应用的量子安全基础设施,国家电网发布面向分布式新能源量子加密系列产品;量子计算领域,国盾量子与中电信量子集团联合发布面向千比特规模设计的超导量子计算系统解决方案;中国电科发布超导量子计算机用XS1000型稀释制冷机等。
组建“量子产业协同创新网络”
国家高新区量子产业协同创新网络正式启动。合肥高新区、北京中关村园区、上海张江高新区、深圳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武汉东湖高新区、杭州高新区、成都高新区、济南高新区等9家具备量子产业发展优势的国家高新区,共同组建成国家高新区量子产业协同创新网络。未来,九大高新区将深化量子科技产学研融合,加速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化应用,助力我国在全球量子科技竞争中抢占先机、引领潮流。
开幕式上,合肥实验室还牵头量子、密码、安全、通信等领域36家顶尖力量,启动量子密码基础设施标准化技术联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构建自主可控标准体系,为量子通信重大应用提供关键指引。
观众体验“量子计算优越性”
本次大会设置的量子产业创新成果展,邀请量子企业和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分区域展示最新量子科技产品和应用。今年参加展示的企业有117家,比去年增加64家。
展区分为序厅、百年量子发展展区、量子通信展区、量子计算展区、量子精密测量和上游仪器展区、产业孵化展区等6个功能展区,展现量子科技在政务、电力、气象、金融、汽车、医疗等行业的应用。序厅及量子百年发展展区通过史料展板、动态模型等形式,回顾量子理论百年发展历程,集中展示我国及安徽在量子领域的里程碑式成果;量子三大领域及上游仪器展区聚焦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三大核心领域,同步呈现量子芯片制造设备、低温制冷系统等上游仪器,完整覆盖量子产业链;产业孵化展区展示量子园区、孵化器、产业基金等支撑体系,体现安徽量子产业“从研发到孵化、从人才到资本”的全生态培育能力。
量子计算区域以搭载“祖冲之三号”同款芯片的量子计算机为核心,展示“天衍”量子计算教研平台、天衍教研一体机及天衍量算终端等系列产品,观众可体验全球范围内首次开放的“量子计算优越性”云服务,深入了解金融科技、智慧交通、生物化学、能源电力、防灾预警等领域的量子计算算法应用与生态布局。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