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化大调研5
老人吐槽
是电视变聪明了 还是我变傻了?
遥控器就像天书 按错一步就得重新再来
72岁的付叔叔用笔记下操作步骤 然而电视自动升级后他又不会了
以前电视一开就能看 现在一开全是收费
市场走访
专为老人设计的电视仍是稀缺品
行业标准
N个标准管不住一个“适老化”
数据显示
超半数老年人“不敢随便换台”
记者手记
电视适老化多是表面微调 没触及“痛点”
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有3亿多,让老人们安享快乐幸福的晚年生活,是每一个家庭的愿望。然而,面对智能电视、智能家电等数字产品,许多老人却陷入“不会用”“不敢用”的困境:遥控器按钮复杂、操作步骤繁琐、付费陷阱层出不穷,一台本该属于休闲娱乐的电视机,反而成了他们的“难题之源”。
本期适老化大调研,我们选取了家庭常见的电视机,看看在智能化时代,想要简简单单收看电视,却给老年人带来的真实困扰。
处处收费:“以前电视一开就能看,现在全是收费”
现在,智能电视功能越来越多,本该带来更舒适的体验,可是却让老年人望而却步——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跳出付费提示,处处都是收费入口,让他们不敢随意操作。
69岁的杜叔叔感叹,暑假期间,儿子因工作忙碌,把孙女送到他家里住。他想着孩子喜欢看动画片,专门换了一台大尺寸的智能电视,想让孙子看得更清楚。然而,才短短几个月,各类会员费用加起来就近1000元。
“我们家用的是小米电视,孙女喜欢看动画片,我就先买了个儿童会员。”杜叔叔说。但很快他发现,自己和老伴想看的电视剧并不在儿童专区里,于是又开通了电视会员。“结果,有些电视剧还是看不了。”他无奈地笑了笑,“我就又买了爱奇艺、腾讯的会员。”可即便如此,他依然会碰到“试看六分钟”“会员才能继续观看”的弹窗。
杜叔叔说,他到现在都搞不清楚自己究竟买了多少种会员,“好像哪里都要付钱,但付了钱又不一定能看。”让他最气愤的一次,是前阵子追电视剧《沉默的荣耀》。剧情越到后面越紧张,他和老伴一口气看到了倒数几集,正准备看大结局时,屏幕突然跳出“超点模式”提示——想看最后几集,还得额外付费。
“都已经买了会员了,结果最关键的地方还得再掏钱。”杜叔叔说,那一刻他真觉得又气又无奈,“我一个70岁的老人哪搞得清楚这都是些什么收费套路?”
66岁的邢阿姨也有过类似的困扰。对她来说,打开电视几乎成了一件“精神紧绷”的事——怕点错页面、怕莫名扣费、怕孙子要看的动画片突然播不出来。久而久之,她索性把遥控器放在抽屉里,“能不开就不开”。
“上次,孙子在我家看动画片,看了两集,再往后就提示要买会员。”邢阿姨回忆,孙子一直吵着要接着看,她看上面显示一个月会员也就几块钱,便用微信扫了个码付费。谁知一个月后,手机上突然收到扣费信息,又扣了25元钱。
“我明明没再买会员,咋还要扣钱?”邢阿姨说,后来仔细一查,才发现自己上次购买的是“连续包月”,付了一次钱,之后每个月都会自动扣费。
“可问题是,我根本不知道咋退。找了半天也找不到退订入口,问客服也没人回话,最后只能让儿子专门跑回来,帮我在手机上把它退掉。”邢阿姨无奈地叹了口气,“以前电视一打开就能看节目,现在一开全是收费的,不是会员就是VIP。电视花好几千块钱买回来,结果很多节目还得另外掏钱才能看。说实话,真是让人闹心。”
智能语音:“它会突然冒出一句回答,把人吓一跳”
71岁的冯阿姨是陕西榆林人,她向记者演示了家里的创维智能电视语音操作。她对着电视说:“小维小维,我想看电视剧《四喜》。”第一次,语音助手回答:“不好意思,我没有听清您说什么,请再说一遍。”
于是,冯阿姨慢慢地一字一字地重复了一遍,这才成功唤出页面,开始播放该剧。但屏幕上显示,仅能免费观看前两集,从第三集起就需要付费。冯阿姨无奈地摇摇头:“这种付费操作我根本不会弄,好多电视剧只能看个开头,看不到结局。有特别想看的,只能每天等着免费更新。”
谈到智能电视的语音交互,冯阿姨说道:“挺好的,一叫就能打开电视,想看啥说一声就行。但是反应还是不太灵敏,要是我说得太快,系统就更听不懂了,非得一个字一个字地慢慢说。有时候在客厅聊天,它还会突然冒出一句回答,把人吓一跳。”
尽管许多智能电视支持语音控制,能够免去复杂的遥控器操作,但在实际使用中,语音识别经常出现误判。特别是一些方言较重的老年人,语音识别系统的响应更为迟缓和不准确,甚至无法准确理解他们的指令,给他们带来了额外的困扰。
操作困难:“遥控器就像天书,按错一步就得重新再来”
在68岁的刘阿姨记忆中,电视曾是最简单的娱乐方式——打开开关就能看。然而,随着智能电视发展,开机广告、上百个频道,甚至双遥控器的配置,让看电视的操作变得异常复杂。
刘阿姨独自生活,儿女都不在身边。平时,她喜欢刷剧,但只能在手机上看。长时间躺着刷手机,眼睛越来越不舒服。想在电视上看大屏幕,却不会操作。
11月14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来到刘阿姨家中,她家使用的是一台65寸的小米电视,屏幕上还盖着一块布。刘阿姨说:“去年儿子给买的新电视,不会用又怕落灰,只能盖上布。刚买来的时候,儿子教过怎么操作,但自己一动手就忘了。打开电视,显示有很多电视剧,但只能免费看两集,再往后就要付费。而且,每次开机看到的电视剧都不一样,上次看的根本找不到。”
刘阿姨说,她喜欢每天晚上看新闻联播,了解国家大事。但自从换了这台电视,两个遥控器让她完全不敢随意操作。尽管儿子教了几次,她还是记不住。她无奈地感叹:“电视功能越来越多,操作也越来越复杂,对于老人来说,遥控器就像天书一样,想看个电视都是一场挑战。”
据悉,家庭电视要收看电视直播频道节目,要开通有线电视或IPTV才能实现。刘阿姨家使用的是某运营商网络,通过光猫提供的IPTV服务可以收看电视直播。
记者尝试操作刘阿姨家的电视,但看电视直播的过程却并不顺利。首先,使用小米电视遥控器开机,进入主界面后,要等待15秒钟的开机广告。接下来,需要按照特定的顺序进行操作:先按一次上键,再按四次左键、一次下键、一次右键、一次下键,最终选择“信号源”选项,接着再选“HDMI2”才能进入直播频道。中间只要按错一步,就得返回首页,重新再来一次。
电视直播有100多个频道。为了切换频道,还需要使用光猫配备的遥控器,这个遥控器的按键更多,操作也更加复杂。每次换台都必须确保遥控器对准光猫,否则无法正常操作。打开IPTV,不仅有看电视直播的选项,还有付费的电影和电视剧节目,需要购买会员才能观看。即使是观看直播节目时,遥控器上的不同按钮和多层次的菜单设置使得换频道时过程繁琐,特别是对于习惯了传统电视机操作的老年人来说,显得尤为复杂和繁琐。
72岁的付叔叔和刘阿姨有着类似的困扰,连每天看新闻联播都成了一个难题。“这电视遥控器也像个谜,一不小心按错了就得重新来,很多功能我根本不会用。”付叔叔说,“我只想看个新闻联播,结果按来按去,连频道都切不准。”
付叔叔家是一台海信电视,他表示,每次开机时,电视自动切换到网络模式,需要他手动返回到直播模式。他专门让儿子教他如何设置,但儿子一旦离开,他又完全忘记了这些步骤,只能找来一个本子,记录下详细的步骤。然而,电视隔段时间就系统自动升级,电视主界面也会发生变化,原来记下的步骤又得重记。
刘阿姨也用过这个“笨办法”,过段时间就找不到了。
记者在付叔叔家中操作了一番,发现遥控器按钮非常密集,每一个按键都有不同的功能,要想精准操作并不容易。尤其是切换信号源时,需要按下多次不同的按键,稍有差错就需要从头再来。
“以前我们家电视就是插个电源、按个开关,想看什么节目就换台,简单明了。”付叔叔回忆说,“现在的电视机功能多了,但操作越来越复杂,感觉这电视是‘变聪明’了,人却变‘傻’了。我每次开机后一阵乱按,如果能侥幸按出想看的节目,就能多看一会儿;但大多数情况是,找了半天根本不知道想要看的节目在哪里,有时候遇到电视页面卡住了,只能强行拔掉电源。”
记者了解到,像付叔叔和刘阿姨这样的困扰并非个例。在智能电视普及的今天,许多老年人都遇到了操作复杂的问题。虽然电视品牌商推出了“老人模式”,但大多数仍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操作不直观,缺乏足够的老年人友好设计。
老年群体的视力下降导致界面看不清,听力衰退影响声音辨识,认知变化让复杂操作难以掌握。智能电视普遍采用复杂的遥控器,功能键多而密集。部分老人对这些功能缺乏了解,常常因为误操作导致电视无法正常使用。
下一篇:今明两天,记得抬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