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中国科学院发布《关于公布202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的公告》,济宁医学院杰出校友房静远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房静远,1984年毕业于我校医疗专业,目前担任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消化科学院院长、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病中心主任和仁济安徽医院执行院长,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长,上海市消化内科临床质控中心主任,国家卫健委内科消化重点实验室主任。
在我国,胃肠癌发病率高居所有恶性肿瘤前列。房静远教授是我国消化病学领域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临床医学科学家和学术带头人,他从事胃肠癌及其癌前疾病诊治和预防工作三十余年,在胃肠癌发生预警、早诊和预防及综合治疗的临床——转化医学研究方向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他先后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和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等项目支持下,开创性地发现了分析肠菌可判断结直肠癌术后化疗及免疫治疗效果与预后、率先证明叶酸和小檗碱及他汀等传统药物具有一定的预防胃肠癌的作用并被写入临床指南,系统地阐明了肠微生态等在结直肠癌发生进展中的作用机制。迄今,他的两项成果被美国经典教材《Sleisenger and Fordtran’s胃肠病学》第11版(2021年版)所引用;连续6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获评2023年和2025年“科睿维安”全球高被引学者及“2024终身科学影响力全球前2%科学家”。基于以上重要学术贡献,他牵头制订7项中华医学会颁布的胃肠癌前疾病诊治指南共识,并以第一完成人获2008和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为全国先进工作者、获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和全国创新争先奖等。被评为中国医科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学部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候任主任委员。带领仁济消化学科连续5年在复旦专科排行榜居全国首位。
在胃肠癌发生机制、预防和诊治的临床和转化医学研究领域,以独立通讯或最后通讯作者发表论文于Cell、Cell Metab、Cell Host Microbe、Nat Microbiol、Nat Rev Clin Oncol、Nat Rev Microbiol、Lancet Oncol、Lancet GH、Cancer Discov和 Gastroenterology等期刊。所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获成功转让。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首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带头人。
房静远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不仅是对他数十年潜心科研、追求卓越的最高肯定,也是济宁医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成效的生动诠释,更是对全体济医人砥砺前行的巨大鼓舞。他所展现的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与开拓创新的探索精神,是全体济医人学习的榜样。
济宁医学院始终坚持“为国家育人才,为大众谋健康”办学宗旨,建校73年来,已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20余万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广大校友在各自领域建功立业,不仅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更为母校赢得了卓著声誉。立足新征程,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加快科技创新突破,强化医教协同融合,全力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为教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济医智慧和力量。
来源:济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