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据北京地铁公司消息,北京地铁供电系统感知监测建设工程(一期)项目已于近日完工,并在地铁6号线52座变电站投入使用。该工程通过在变电站内加装视频感知设备、交/直流负荷监测装置、汇控屏等感知设备,与智能分析系统协同运行,实现对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与精准预警,构建起“数据驱动、智能决策”的智能化供电运维新体系。
传统运维模式在数据获取环节高度依赖人工统计,既加重运维负担,也容易导致数据准确性与可靠性出现偏差。为彻底破解上述难题,北京地铁公司成立工作专班,集中资源推进供电系统感知监测建设工程(一期)项目建设。
为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精准、实时监管,项目针对性部署三类核心感知设备,各设备功能明确、协同联动,共同织密设备监测网络:在变电站内加装的视频感知设备,如同24小时不间断工作的“智慧眼”,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让智能视频巡检成为现实;交/直流负荷监测装置精准采集供电系统关键设备的电压、电流等数据,为运维分析提供坚实数据基础;汇控屏则作为高效的数据“中转站”,汇总各类数据统一上传至大数据云平台,实现数据高效流通共享,便于及时获取所需信息。
该项目与智能分析系统配合,构建起覆盖设备状态监测、数据采集与智能分析的数字化运维体系,显著提升供电系统安全性。项目采集的大量数据经智能分析后,运维人员可实时掌握变电站内设备状态与真实环境,系统还能自动完成现场巡视工作——既减轻员工工作强度,又提升巡检效率与准确性。
下一步,北京地铁公司将持续推进供电系统感知监测建设工程后续项目实施,进一步扩大感知设备覆盖范围,将更多变电站纳入智能化运维体系,为地铁安全稳定供电提供更可靠保障。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洋
编辑/胡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