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强
硬科幻与软科幻是国内科幻读者喜闻乐见的分类标签。关于此二者的历史起源、发展以及在国际市场上的对应关系等,已有学者发表过专业性很强的文章。单纯从市场角度来看,既然国内读者认可“软”和“硬”的分类方式,那么站在创作者的立场上,就有必要认真对待。本文会围绕笔者这些年来关于“硬科幻”的创造,以及由此衍生而来的“科幻+”理念,谈一些经验和看法。
>>作者简介
付强,科幻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北京作家协会、北京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物理学博士毕业,现在中管金融机构从事党建工作。出版科幻作品200余万字,发表单行本7册,中短篇作品发表于《科幻世界》《银河边缘》等平台,实验型作品《关于持续推进反克苏鲁系邪神的意见》微博阅读量近500万,曾获星云奖、冷湖奖、星球奖等,有多部作品正在被改编为院线影视、网剧、动画、剧本杀等。
1.硬科幻门槛其实并不高
具有高中水平的数理化生知识即可
尝试为硬科幻与软科幻定义,毫无疑问是一件费力讨骂的事情。然而作为一名创作者,心里总要有一道杠杠。我通常将软科幻定义为“科学的幻想”,即以科学知识或技术为对象,由此延伸而出的幻想;硬科幻则定义为“科学地幻想”,即以自然科学体系为背书、符合科学思维逻辑的幻想。
按照这样的定义,想要创作所谓的“硬科幻”,需要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储备。笔者通过反复的实践总结出,这个门槛其实并不高:具有高中水平的数理化生知识即可。实际上,大部分读者对数理化生知识掌握的巅峰期就在高考前后,有了高中阶段的数理化生知识,再辅以一定的科普读物和资料查阅,足以扛起硬科幻的大旗。
展开讲讲如何“科学地思考”。数学学科的基本逻辑是,承认一些基本的逻辑推演,给出一些公理,再推演出一系列的定理及公式。需要注意的是,数学是纯粹逻辑性的,与“自然”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联系。以数学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则是观察到了一些自然现象,然后做出公理假设,通过数学工具推演出可以检测的推论,再通过实验去验证,如果有出入则会回过头来修订公理体系,并由此形成逻辑闭环。自然科学经历上百年的发展,已然形成一套严密的体系,对于现实中遇到的几乎所有问题,都可以拿出一套成熟的方案去拆解、分析。
而硬科幻的创作,就是要将自然科学发展出的一套套成熟的方案,通过世界观设定内嵌到故事中,为故事提供遵循自然科学逻辑的推演。举例而言,三体人的行星有三个太阳,这是前提;之后应用牛顿力学公式和数学运算,就可以推演出三个太阳对三体星的影响,于是有了故事中描绘的那些灾难的奇观。
2.为什么人类进入星际文明作战时却使用刀剑等冷兵器
读者喜欢去争辩硬科幻与软科幻孰优孰劣,但鲜少有人能说清楚,为什么会觉得一部作品“硬”。
以不久前上映的一部科幻大片为例,在这部电影里,人类进入星际文明,作战时却使用刀剑等冷兵器进行肉搏,且不论太空船这种星际级大杀器,就连现代战争中常见的热武器都很少用到。作者为这种作战方式给出了一个合理性解释:故事中的文明发明了一种力场,可以对“速度”这一参数进行甄别,枪炮导弹等高速的武器全部会被力场挡住,只有刀剑等慢速的兵器才能穿透力场造成伤害。
这样的解释似乎一切都合理,但真的如此吗?我们不妨做个思想实验,来一次“科学地思考”。
电影里有个角色在用鞭子,鞭梢的速度能够超过音速(大家听到甩鞭子时很响的声音,就是小规模的“音爆”)。既然鞭子能打穿力场,那么减少子弹的装药量,减慢子弹的速度,应当也能够打破力场。战士挥刀时,刀锋的速度能够达到50千米每小时,这个速度与一些低速电锯的旋转速度是相当的。既然刀剑可以砍破力场,那么改用电锯,是不是效率更高些?
如果放弃对速度数值的斤斤计较,那么,为什么不能用毒气、催泪瓦斯、白磷弹、凝固汽油弹、铝热弹?该剧的作者当然可以这么写,但是这种设计就不符合自然科学的基本逻辑,缺少“硬感”。
再举一例,以《圣斗士星矢》中的“光速拳”来说,如果黄金圣斗士挥拳的速度真的达到,哪怕只是接近光速,会发生什么?
光速拳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光速,有一个加速、再减速的过程,根据相对论,会产生时间压缩效应。也就是说,挥拳人的身体以及手臂的不同部位,时间流速是不同的。也许拳头停下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身体已经老死了。考虑到身体的血液循环,也许胳膊早就因为缺血坏死了。只不过在下个问题面前,缺血完全不值一提——拳头一旦接近光速,打过空气分子时,就能突破库仑力的限制,与原子核发生核聚变反应。换言之,每一发光速拳,都伴随着剧烈的核爆。这样来讲,光速拳似乎是一次性的,每挥一次拳,就需要换一只胳膊。
最重要的是,根据狭义相对论,任何静止质量不为零的物体,都无法达到光速,因为那需要无穷大的能量,所有标榜自己能打出“光速拳”的圣斗士,都是在吹牛皮。
通过上面的两个例子,可以产生一个基本的认识:科幻的“硬感”并非来源于堆砌了多少名词、写了多少掉书袋的内容,而是其世界观和故事的演化逻辑,是否符合自然科学的常识。硬科幻的醍醐味就在于,设定之间通过自然科学的基本逻辑相连,它们甚至是可推演的。举例而言,只要你有了物理学的基础知识,知道强相互作用力远远强于电磁力,于是不用作者解释,你也能知道水滴可以秒掉地球舰队,因为水滴的强度基于强相互作用力,地球舰队的装甲强度依然基于电磁力。
3.硬科幻带来极致享受
以及智力上的愉悦
为什么那么多读者喜欢硬科幻?简单地讲,喜欢“硬科幻”,似乎就能够位于科幻文学“鄙视链”的顶端。而这背后的逻辑,是读者通过阅读硬科幻,掌握了(或是认为自己掌握了)某种前沿的知识或思维方式,从而产生一种智力优于他人(即非硬科幻喜爱者)的优越感。
举例而言,看过伊根的《黑暗狂奔》,你会知道在“只有一个方向”的世界中,你会经历什么;你会发现这样的世界正好对应黑洞的事件视界内部,那里时间与空间的性质是相反的。看过特德姜的《你一生的故事》,你会明白一个符号不但可以表达一种状态,还可以完整描述一个过程;你会知道量子力学中的费曼图,恰好就是这样的体系。看过大刘的《黑暗森林》,你会明白什么是猜疑链;你会知道那是博弈论的基本假设,背后有着一个庞大的学科。
貌似不去理解那些复杂的理论与公式,你也能搞懂这些知识。这种感觉是不是很爽?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体会这种爽感:《哆啦A梦》中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道具——倍增液。这个道具在故事里的设定是,每五分钟可以使物体增加一倍,无视质量守恒。在故事中,大雄将倍增液用在了面包上,最终却因为吃不完,不得不发射到宇宙中去。
用一个面包和倍增液,来毁灭宇宙?
一个面包的质量假设为100克,也就是0.1千克。可观测宇宙的质量,根据某些理论,取做3.42*10^53千克。假设经历n次复制后,面包会达到可观测宇宙的质量,于是可以列出方程:0.1*2^n=3.42*10^53,可以解出:n约等于181。每5分钟增长一次,181次就是905分钟,大约15小时。换言之,15小时后,可观测宇宙质量翻倍。
质量翻倍后会发生什么?这些面包是聚集在一起的,而不是均匀地分布在宇宙各处的。于是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大量的面包会被压缩,产生碳碳核聚变(因为面包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就是碳),从而形成恒星。质量继续增长下去,引力最终超过了核聚变所产生的斥力,超过了泡利不相容原理产生的斥力,从而坍缩成为黑洞。
当然,天体的演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常以亿年计算。以面包的增长速度,完全来不及进行天体的演化,就已经复制出了更多。于是,根本来不及聚变或者坍缩的面包会迅速充满整个宇宙——如果宇宙的空间是有限的话。不出意外的话,会引发宇宙的大坍缩。宇宙就这么简简单单地毁灭了。用到的只是一个简单的设定,以及一系列没有超出高中数理知识范围的推演。
4.构建出一套世界观
再将“人”放进这个世界中
科幻故事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因为它在“理论”与“技术”中,加入了“人”这个要素。于是乎,高高在上的法则与读者之间有了连接点,或者用更流行的词,叫做“锚点”。它们不再是抽象的语言或者符号,而是清晰地向我们展示了一副“如果身在其中,我会是什么样子”的图景。
在伊根的作品《恰如其分的爱》中,妻子为了挽救出车祸的丈夫,她将其大脑移植进自己的子宫。那么对于新生的丈夫而言,她到底是爱人还是母亲?这种做法是否是一种架设在爱的名义上,对女性的终极剥削?是否女性只要还承担着生育的职责,就必须忍受这种剥削?
这样的思考十分有趣。如果有一天地球上的成年人全部死去,将世界留给了孩子,会发生什么?这就是大刘的《超新星纪元》。如果人类的性别会在男性和女性之间切换,又会发生什么?这就是勒古恩的《黑暗的左手》。如果我们突破两性社会,建立一个三性社会,又会是什么样子?这就是阿西莫夫的《神们自己》。
作品有了一个设定,利用自然科学进行推演,构建出一套世界观,再将“人”放进这个世界中,便有了故事发生的舞台。最后,给主要人物一个情绪上的动机,让他们在作者构建出的世界中去行动,故事就这么诞生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作者将发生的这一切记录下来。至于如何架构故事、设置矛盾、塑造人物、突出情绪,已经有太多研讨了。
另外,科幻作品可以通过技术上的设定,将外部环境推演至一个极致,一个现实中很难甚至完全不可能达到的境地,并在这种环境下,去拷问人性。例如,大刘提出的问题:“如果世界末日只剩了你和另一个人,吃了对方你才能活下去,那你吃还是不吃?”
5.科幻可以与任何故事风格相结合
产生“科幻+”的作品
目前市场上类型文学的划分,实际上是很不科学的,例如科幻、玄幻是指世界观风格,悬疑、推理是指故事风格,耽美、言情又是指主CP的类型。按照理工科的说法,这叫做无法做到“线性无关”。
既然科幻只是一种世界观的风格,那么它便可以与任何一种故事风格相结合,产生“科幻+”的作品。
我尝试的就是将科幻与推理结合,用科幻设定去拓展推理的边界。推理中经常出现“密室”的概念,里面的人无法出来,外面的人无法进去。那么,《三体》中构思的黑域能不能是一种密室?《黑客帝国》中的脑后插管世界能不能是一种密室?显然,二者都是符合“密室”定义的。我就是据此创作了《黑域密室》以及《密室恋人》。
科幻+耽美的作品,那就有晋江大热的作品《小蘑菇》和《残次品》等。科幻+克苏鲁,则有《穿进赛博游戏后干掉boss成功上位》。
我不太推崇的一种写法,是所谓的“黄金时代”写法,即阿西莫夫、克拉克等知名作家那个时代的写法。这种写法往往从一种超乎寻常的事件开始,故事中的角色们经过一系列的探究,最后将世界观的设定作为大梗抛出。这种写法在那个时代受欢迎是有其时代背景的,因为那时相对论、量子力学、核能等“刷三观”的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加之信息传输不够发达,读者很容易被“震撼”。而现代的自然科学体系暂时还不需要革命性创新,加之各类媒体的宣传,读者掌握的知识不见得比作者差,因此如果继续这种写法,会令读者看完后觉得:“就这样?”
我推荐一种题材,那就是科幻+主旋律。目前市场上有不少宣扬主旋律的作品,市场反馈也相当不错,但由于科幻诞生背景的原因,故事风格大多仍是以西式为主。创作一些主旋律的科幻作品,即响应了号召,又能收到不错的市场反馈,何乐而不为呢? (本文由华商文化副刊特约执行主编、西安市作协主席穆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