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逝世 曾支持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
创始人
2024-08-07 08:02:10
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陈小慧

著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于美国当地时间8月4日在旧金山去世,享年97周岁。

李政道不仅是一位物理学巨人,同时积极推动和促进了其他科学领域的发展,并为我国自然科学领域的人才培育做出长足贡献。1957年,李政道因与杨振宁共同发现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介绍称,该理论彻底改变了世人对对称性的认识,为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道路上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促进了物理学的发展。这是华人首获这一世界最高科学荣誉。

31岁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李政道,1926年出生于上海,1943年考入西迁至贵州办学的浙江大学。后因战乱,李政道转入西南联大物理系。

在西南联大时,李政道经常去时任西南联大物理系主任吴大猷家中请教问题或索要难题。后来吴大猷干脆给他一本美国高年级本科生用的教科书,结果不到两周李政道全做出来了,这让吴大猷颇为惊讶。

“在当时西南联大的研究生及助教中,具有如此天赋且学习勤奋者,没有像李政道的。”吴大猷曾如此评价。

1946年,20岁的李政道以优异的表现被破格录取为芝加哥大学研究生,跟随诺贝尔奖得主费米教授攻读粒子物理博士。

也就是在芝加哥大学期间,李政道遇到了杨振宁。1950年,李政道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6年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57年李政道先生和杨振宁先生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那时,李政道不过才31岁。

后来李政道这样描述他和杨振宁在研究宇称不守恒这个阶段的努力:“一个阴暗有雾的日子,有两个小孩在沙滩上玩耍,其中一个说:‘你看到远方那闪烁的光了吗?’另一个回答说:‘看到了,让我们走近一点。’两个孩子肩并肩向着光跑去。有的时候一个在前面,有的时候另一个在前面。他们竭尽全力,跑得越来越快。第一个到达神殿的孩子打开了门说,啊!就在这里。另一个随后冲了进去,被里面异常的美丽弄得眼花缭乱,大声地说:多么奇妙!多么灿烂!”

一次“破冰之举”

“希望CUSPEA学者努力为年轻一代创造机会,薪火相传。”2019在西安举行的 CUSPEA 40周年研讨会上,李政道先生委托长孙李善时博士带来书面致辞。

CUSPEA,即China-U.S. Physics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由李政道在1979年发起运作,目的是为刚结束长期封闭、面临人才断档危机的中国尽快培养科技人才,给当时缺少正规途径出国深造的优秀青年提供机会。

李政道曾多次说,CUSPEA项目是他生命中最有意义、有价值的成果之一,“和拿诺贝尔物理学奖一样重要”,甚至从某些方面讲更有意义。“在CUSPEA实施的十年中,粗略估计每年都用去了我约1/3的精力。”李政道曾说。

李政道对这些CUSPEA学者们寄予殷殷期望:通过你们,中国科学的将来就是世界科学的将来!

(上海世博会“科技创新与城市未来”主题论坛在无锡开幕 新华社照片,无锡,2010年6月20日 上海世博会“科技创新与城市未来”主题论坛在无锡开幕 6月20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在论坛作题为《世搏始博》的演讲。)

正是这一举动,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杨昆就是其中之一。杨昆目前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一位教授。曾经,22岁的杨昆在纽约第120街头,正一筹莫展想找到哥大物理系的地址,但“门都摸不着”。“就在这个时候,李先生突然出现了。后来我知道,他几乎每天都从街旁边的一个小门,拿钥匙开门后进入学校,然后直接进物理系大楼,这样走很方便。所以,我第一次到哥伦比亚大学,第一次进物理系的楼,就是李先生亲手帮我开的,用他的手里的那把钥匙。” 在2019年于西安举行的 CUSPEA 40周年纪念会上,杨昆如此回忆起第一次进哥大的情形。

谈起CUSPEA项目,李政道曾回忆:“目睹当时祖国面临人才断档的严重危机状况,我忧虑万分。我深感,为加快祖国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只在国内举办讲座补课是远远不够的。我从自己成长的经历中深切感到,必须尽快为祖国的一批年轻人创造系统学习和发展的机会,特别是让他们能到美国世界第一流的研究院和大学去系统学习,这才是培养人才的长远之计,也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十年多前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李政道先生在邓小平、严济慈等中央和科学院领导的支持下,发起‘中美联合培养物理学研究生考试计划’(CUSPEA),在那个百废待兴的时代,克服重重困难,开辟了中国学生赴美国大学留学的通道。这一极具前瞻性的破冰之举,打开了‘走出去’的大门,具有重要的历史功绩和历史意义,也改变了我们的命运。”8月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CUSPEA学者协会会长汤超在微信公众号上发文悼念李政道,称:“李先生是国际上极具威望的物理学家。”

一棵大榕树

多年来,李政道的一幅画被人们多次提起,画中是一棵大榕树,上方写着两行字:“千枝万根皆相连,遍野成林仅一树。”

他对于这幅画是这么阐释的:“全中国人事实上是一个人,我们是全世界最大的一个人,精神相连,就跟这棵大树一样,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同一棵树的一个枝干……整个中华民族就是一个人,是全世界最大的人,是历史上最大的人,也是将来最大的一个人。”

如今,李政道生命中最有意义的成果之一CUSPEA项目,就像这棵大榕树,“十年树木今成林”。

从1979年到1988年十年间,CUSPEA项目的实施共为中国培养了915名物理学专业研究生,成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与欧美高校人才交流的“破冰之举”,推动了中国和世界的科技交流合作。

据CUSPEA学者协会会长汤超介绍,CUSPEA项目启动至1988年结束,十年间近千名同学前往北美接受一流的研究生教育培养。当年的CUSPEA学子如今已成为多个领域的领军人物和精英骨干,就职于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所,成为企业的杰出领导者。其中15位科学家成为中国、欧洲、美国、加拿大等地的院士,约300多人次在各国际科学技术组织中担任职位或成为Fellow,100余人次获得各类国际科技大奖,有400多位成功的高科技发明家和企业家。

支持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

“深圳的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开创我国中微子实验研究,发现了中微子新的振荡模式。”今年4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曾如此介绍我国大科学装置的进展。据悉,“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发现的中微子振荡新模式”获得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能取得这一成绩,离不开李政道的助力。时间回到2003年。2003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提出了在大亚湾建造一个探测装置以寻找新的中微子振荡现象的计划。李政道知道后并未立刻表态。回美国以后,他花了相当多的时间阅读文献,找国际上的相关专家研讨,并与美国能源部科学局高能物理办公室沟通,了解他们的态度。最终他在2004年表态支持这个项目,并强烈支持中美合作开展这个项目。

“几十年来,李先生对高能物理的支持从来都不是口头上的,都会投入大量精力,付诸实际行动。由于他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影响,他的作用有时是具有决定性的。”王贻芳如此回忆。“李先生的支持,使大亚湾实验的准备工作,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顺利推进了。”

“物之道:道生物,物生道,道为物之行,物为道之成,天地之艺物之道。”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大院门口矗立着一座名为“物之道”的雕塑,雕塑正面镌刻着的这首诗,作者正是李政道。他始终心系中国科技教育事业,为我国自然科学领域的人才培育做出长足贡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vivo钱包遭用户投诉贷款利率... 文:WEMONEY研究室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生活的必需品。目前,很多手机如...
gta5加载慢怎么办 gta5... 许多玩家在GTA5游戏过程中都会遇到加载速度慢的问题,那么gta5加载慢怎么办?今天加游加速器就来告...
原创 苹... 有不少朋友疑惑苹果iPhone 16 Pro和16 Pro Max有什么区别?该选择哪一款更好?各自...
iPhone 16系列手机网速... 在智能手机的世界里,网速往往是衡量一部手机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尤其是随着5G时代的到来,用户对于高...
第五轮学科评估对比:西安交大突...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提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的表现可圈可点,新晋的3个A+学科:机械工程、...
舒福德智能床S300 Pro面... 8月13日,以“一键入眠 世界领先”为主题的舒福德智能床新品发布会在浙江嘉兴举行。中国睡谷的首次对外...
小米怎么去除抖音水印保存?分享... 随着抖音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抖音上分享和观看短视频。当我们想要保存一些喜欢的视频时,往往会被视...
小米14T Pro海外定档9月... 【ITBEAR】9月23日消息,小米今日在X平台上宣布,旗下新款手机小米14T Pro定于9月26日...
邓宏魁、张涛、李亚栋、孙斌勇获... 出品 | 搜狐科技 作者 | 周锦童 8月16日上午10时,2024未来科学大奖新闻发布会在北京、香...
如何规划小红书矩阵号内容并一键... 小红书矩阵号内容规划与抖音多账户同步攻略 在当前社交媒体时代,内容营销已成为品牌推广和个人IP打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