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智能化产线有多“聪明”?位于四川简阳经开区的五冶集团(成都)建筑科技产业园钢结构智造基地内,即将于5月上新的国内首条全智能钢结构部件生产线打了样。
在这条产线上,一个标准钢构件将从原料钢板的上料、打码、切割、拣选、输送、装焊,全程通过MES与中控系统的调配进行物料的加工生产,并应用数字孪生将现场生产的实时状态传输至中控室大屏,全面实现无人化钢结构部件生产。
不止是绿色建筑产业。在全球最大的风电轴承制造基地,二期项目三条产线计划6月达产。
一个个重大项目不断“上新”,展现出成都“智”造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良好态势,为产业建圈强链注入强劲动能。
国内首条全智能钢结构部件生产线5月投用
亚洲最大单体建筑成都环球中心,网红打卡点五岔子大桥、世园会五大核心场馆……在成都,多个大型地标建筑、创意建筑的“钢筋铁骨”均来自于位于四川简阳经开区的五冶集团(成都)建筑科技产业园钢结构智造基地。如今,该基地传来新进展——国内首条全智能钢结构部件生产线已进入整机安装阶段,本月内完成包括智能程控行车、激光智能下料等所有硬件实施,5月将投用。
下料、组立、焊接、矫正……智能化钢结构生产线上,大型机器低沉的轰鸣声此起彼伏,各生产环节高速运转。在三、四车间前方的打围区域内,部分机械已就位,技术人员正抓紧进行产线调试。
“这是国内第一条全智能钢结构部件生产线,主要生产1米以下的钢结构部件。该产线可通过MES系统串联智能行车、AGV智能配送小车等自动化设备,可实现无人状态下的数控切割、自动分拣和智能配送,较传统工艺生产效率可提高30%。 ”五冶集团(成都)钢构科技有限公司基地建设负责人许祖峰表示“未来机器人自动化装配系统等智能‘黑科技’也将上马,在同一工作站可同时完成装配和焊接工作,极大提升标准化钢构件生产能力。”
记者了解到,达产后整个基地年生产能力可达16万吨,为“成都造”在高层和超高层钢结构、大跨度空间钢结构、桥梁钢结构以及异形钢结构领域增加竞争优势。
大型轴承高质量智能制造基地一期6月投产
智能化生产线上,经过车加工、磨加工、热处理、装配等十几道大工序后,泛着锃亮金属光泽、大小不一的轴承按不同规格快速打包入库,等待应用于轨道、风电等不同领域……走进位于欧洲产业城的天马精密,赶订单、忙生产的节奏拉满。
“风电轴承是风电机组的核心部件。随着轴承化推进,天马精密两个主要产品变桨轴承和主轴轴承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今年全年的订单已排满,基地正全力以赴忙生产。” 该公司销售总监范佳桥表示。
小轴承背后是“成都造”实力的提升。记者了解到,目前天马精密产品的交付量已达到全球第一,占全球市场新增装机容量的30%,其中海上风电全球占比已近50%,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轴承制造基地。
厂房对面,天马大型轴承高质量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天马二期)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该项目总投资达50亿元,用地面积约为385亩,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项目建成后,将购置安装精密制造高端装备约120台套,建设国际领先水平的风力发电机主轴轴承生产线6条。
“目前该项目一期主体完工,两条变桨轴承生产线和一条主轴承生产线计划6月达产。投用后,将实现年产3000台轴承目标。”范佳桥介绍说。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王丹 供图 青白江区 责任编辑 何齐铁 编辑 王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