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形机器人又又又出圈了。
3月9日,一个身高1.38米、体重40公斤的人形机器人在深圳人才公园奋力奔跑的视频再度火爆出圈,引发行业关注。该机器人依旧来自深圳众擎科技,其研发的人形机器人PM01,凭借12公里/时的瞬时速度、拟人化步态和流畅的走跑切换能力,成为深圳首个实现稳定拟人奔跑的商用人形机器人。而这距离其2月底完成“全球首例人形机器人前空翻”仅时隔两周。
众擎科技公司联创兼市场营销负责人姚淇元告诉记者,机器人跑步的难点在于平衡控制、步态转换和动力学复杂性。相较于步行,跑步需要机器人在“双支撑”和“单支撑”之间快速转换,并克服短暂的腾空阶段,以确保稳定着陆。同时,为应对不同地面状况,机器人必须借助高精度传感器和控制算法,实时对自身姿势做出调整。
据了解,为攻克相关难题,众擎科技以人类运动智能作为算法设计的标杆,使机器人在奔跑时的步长和步频能够根据速度、朝向以及地面条件的变化进行自适应调整,并且能够实现无缝、自然的启停和走跑转换。目前众擎PM01瞬时速度最快可达12公里每小时!
姚淇元表示,跑步对机器人硬件的要求也极高,关节执行器需要提供足够的扭矩、响应速度及高抗冲击能力,以支持高频运动,而高能耗也是一大挑战。针对这一难题,众擎科技从控制算法、硬件设计及能量管理多维度发力,进行全面优化。不仅让机器人能够以更稳定、更高效的方式完成跑步动作,还成功实现运动能耗控制上的重大突破—相较于其他跑步姿势,在相同速度下,众擎机器人运动能耗成本更低。
“一方面我们团队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团队来自中国第一批腿足式机器人研究与产业落地团队,以及UC Berkeley、清华、普渡、港中文、北理工等顶尖高校;并且我们的多个项目同时进行研发,所以速度会比较快。”姚淇元说,“这也得益于深圳以及大湾区强大的产业链协同能力。这一突破意味着机器人在运动能力上向人类迈进了一步,也为未来更多复杂应用场景奠定了技术基础。”
业内人士也指出,奔跑能力的突破将极大拓展人形机器人的应用边界。
作为深圳的硬科技企业,众擎科技自2023年10月成立以来,已密集发布4款人形机器人产品。其创始人赵同阳曾主导小鹏鹏行机器人研发,核心团队汇聚了中国腿足机器人领域首批产业化人才。
日前,赵同阳在接受深圳特区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5年内,众擎会努力将人形机器人的体能开发做到极致。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