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办理港澳通行证,请问需要准备什么材料?”近日,在银川市民大厅一楼的“DeepSeek+希言”大模型银智办体验区,薛雅欣与智能客服边聊边办。秒问秒答后,屏幕上显示该业务实时排队人数,薛雅欣点击预约功能,计划准备好资料2天后来办证。
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网络技术科负责人马超介绍,作为全国政务服务改革标杆城市,银川市以本地训练超3.6万小时的“希言”大模型为底座,结合DeepSeek的超强深度推理能力,创新具体办事场景,构建“技术+数据+场景”三位一体的政务改革模式。3月5日起,“DeepSeek+希言”大模型银智办体验区开始试运行。
邹亚平要办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在银智办体验区,她通过对话提交申请,系统实时解析材料,并调取共享数据,完成自动核验。“以前需3个工作日的流程缩短至3分钟至5分钟,全程无人工干预。”马超介绍,将“DeepSeek+希言”大模型嵌入政务服务外网审批系统,可以实现“边聊边办”智能审批新模式。
银川政务智能客服“小通”依托原有政务服务知识库,融合“DeepSeek+希言”大模型的深度学习与逻辑推理能力,将完成革命性升级。新版系统不仅能精准理解“企业变更经营范围需要哪些材料”“新生儿参保流程”等复杂问题,还可以通过多轮对话主动辨别模糊需求,实现问答即时响应,且准确率将提升至98%。
“这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政务服务逻辑的重构。”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创新通过DeepSeek大模型的意图理解、多模态交互和决策推理能力,实现了从“人适应系统”到“系统理解人”的转变。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将在大模型的优化与降本增效上进一步发力,在筑牢安全发展底线的基础上,拓展更多智能深度应用场景,以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政务服务效率革命,用“AI温度”重新定义办事体验。(记者 裴艳)
短评
AI政务服务,既要精度又要温度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升级,一大波行业变革正向我们走来。对于政府部门来说,人工智能并非遥不可及的“黑科技”,而是触手可及的效率工具。DeepSeek大模型的入场,既能把工作人员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节省时间和精力,又能借助人工智能的数据分析功能,让民生服务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提升决策的精准度和服务效率。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和红利不言而喻。
从更深层次来看,以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政务服务“效率革命”,用“AI温度”重新定义“办事体验”,不仅是对新技术的积极响应,更是践行为民服务初心的有益探索。近年来,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跑”,从“只进一扇门”到“不见面审批”,以数字赋能便民利企,以人机协同升级服务,一直是政务服务改革的发力点。
科技向善,以人为本。数字化转型的路上,没有旁观者。政府部门积极拥抱新技术,不是追时髦、赶潮流,而是提升治理能力的必修课。但需要明确的是,人工智能只是优化服务、拓展认知的辅助工具而非决策替代主体,“技术依赖症”要不得。再者,政务服务并不是一味追求效率至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务实态度、管理智慧、人文温度更为可贵。因此,政府部门既要有“小学生”的求知欲,也要保持“裁判员”的理性,让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契合政务服务实际需要。当数据能“知冷暖”“懂人心”,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必将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赵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