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瑞泰马钢员工通过“透明工厂2.0”系统对生产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资料图)
从三人协作负责一台机器到一人巡查两台机器,从过去多部门人工统计数据到现在一键生成生产计划……走进位于雨山经开区的瑞泰马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泰马钢),处处可见人工智能的“身影”。作为耐火材料行业的领军企业,瑞泰马钢通过“透明工厂2.0”系统的建设与应用,不仅提升了生产过程的可视化,更推动了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转型升级。
从“黑箱”到“透明”: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数字化突破
在传统制造业中,生产过程往往被视为“黑箱”,企业难以精准掌握产品从研发到使用的每个环节。然而,瑞泰马钢通过“透明工厂2.0”系统的建设,成功打破了这一局限。该系统不仅覆盖了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的全流程,还延伸至客户现场的使用环节,实现了全生命周期的透明化管理。
“过去,我们对上线钢包砖的残厚只能依靠人工经验判断,数据不清晰、信息不准确,导致不能在保证产品使用安全的前提下,最大化提升产品使用寿命。”瑞泰马钢运营管理部部长梅春兰说,“如今,通过‘透明工厂2.0’系统,我们能够实时收集客户现场的使用数据,精准分析耐火材料的寿命、损耗率等关键指标,从而优化产品使用方案,延长使用寿命,减少浪费。”
这一数字化突破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更在成本控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精准核算每一个环节的成本,瑞泰马钢能够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找到降本增效的关键点。例如,在钢包测厚仪这一环节中,通过数据分析避免了因误判而导致的产品浪费,显著降低了现场使用成本。
从行业痛点到竞争优势:开启数字化转型“透明模式”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瑞泰马钢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产品现场使用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这限制了企业在耐火材料寿命提升和成本优化方面的研究。然而,瑞泰马钢通过与客户的深度合作,逐步打破这一壁垒,形成了独特的“透明模式”。
“我们将数据采集延伸到客户现场,掌握现场的产品使用信息,并与客户逐步实现数据共享。”梅春兰介绍,通过共享数据,瑞泰马钢能够更好地理解客户的生产需求,优化产品配方和使用方案,从而提升产品的适应性和使用寿命。这种基于数据共享的合作模式不仅提升了客户满意度,更成为他们的核心竞争优势。
此外,瑞泰马钢还通过“透明工厂2.0”系统优化了内部管理流程。系统上线后,企业能够将成本核算细化到每一个班组、每一道工序,精准定位成本控制点。这种精细化管理不仅提升了企业的运营效率,更在当前行业形势下,为企业赢得了宝贵的生存空间。
传统企业智能化升级为行业赋能
尽管瑞泰马钢的数字化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企业的创新步伐并未停止。“我们希望通过智能化升级,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梅春兰说,目前,企业正在对使用“透明工厂2.0”系统以来的数据进行梳理,对数据库进行“回头看”,查缺补漏,为未来更好地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本地化部署做好准备。
瑞泰马钢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传统制造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必然选择。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科技创新再度成为热词,科技创新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变量。雨山区科技局局长万群认为,通过“透明工厂2.0”系统的成功实践,瑞泰马钢为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一个可借鉴、可复制的典型案例。万群表示,下一步,雨山区将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深度对接北科大、南航、中科院宁波所等大院大所创新资源,加快布局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团队,加快形成“成果+转化+基金+人才”的新模式,不断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鼓励更多企业加入数字化转型的行列,进一步赋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文图/记者 张令琪 通讯员 雍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