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并提出,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支持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发展,让更多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跑出加速度。
河南哪些“潜龙”企业正在自己的领域里构建独门绝技,只等“飞龙在天”?它们是如何通过科技驱动,在新领域新赛道闯出一番天地的?
顶端新闻推出《寻龙记》系列报道,聚焦科技驱动的中小民营企业新生代、河南民营经济里的新力量。
顶端新闻记者 李守
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崛起为各行各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当大模型落地到实际操作层面,将给从业者带来哪些惊喜?又能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哪些便利?
近日,顶端新闻记者走进位于郑州高新区的河南华鼎冷链仓配科技有限公司,探访冷链物流行业借助“智慧脑”实现智能化升级。
冷链物流装上“智慧脑”
为4万+车辆寻找最优路线
你能想象吗?在全国超过20万家餐饮门店食材配送背后, 有这样一个神奇的“智慧脑”,它是货车司机的“千里眼”“顺风耳”,能为4万+冷链车辆寻找最优路线,在效率提高的同时,实现供需有效对接。
它就是华鼎冷链科技研发的“华鼎雪豹数智大模型”。
近年来,由OpenAI、DeepSeek等企业引领的人工智能浪潮,给各行各业带来无限的遐想空间。然而,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将给冷链物流行业带来怎样的颠覆性变革?新技术是否能够落地?很多人曾对此表示存疑,而华鼎雪豹数智大模型正是大模型赋能物流行业的一次重要实践。
华鼎雪豹数智大模型的基础设施是华鼎云SAAS,汇聚百TB级行业数据作为模型数据仓,结合AI算法、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能力,进行存货、发货、运货、到货、温控等全数据链的仿人学习、逻辑判断、场景模拟、异常测试、成效对比和数据定性,最终形成能够替代人工、优于人工的完整大模型。
这样的大模型相当“聪明”,它能为工厂、门店匹配合适的冷链车辆,同时还会考虑到天气、订单紧急程度等复杂情况,让配送效率大大提高。通过华鼎雪豹数智大模型,食材工厂的单车调度从一个小时,缩短到秒级响应;单日最大运量阈值从100吨提升至1000吨;日处理订单量提升127%,因温度不达标导致的货损,降低了13%,单位运量较使用模型规划前节约运输里程约15%,仓储管理人工成本降低了21%。
从“单点智能”到“全链路智能”
盘点华鼎雪豹数智大模型进击之路
华鼎冷链科技工作人员向顶端新闻记者解释了华鼎雪豹数智大模型名称的由来:“雪豹”来源于猫科动物雪豹,它们通常栖息于雪线附近,有着“雪山之王”的称号,这与冷链行业相互呼应,同时,雪豹敏捷的身手,而代表着速度和时效,“数智大模型”则象征着华鼎冷链科技对新技术的钻研。
华鼎冷链科技人工智能研究部部长游本善表示,华鼎雪豹数智大模型并非一蹴而就,它基于多年技术积淀,前后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
第一,单点智能化小模型阶段,以车辆调度运筹学算法为代表,构建了销量预测回归模型、仓库合规监控视觉模型等多个模型。这一阶段可以实现对门店销量的预测,为车辆匹配做参考。
第二,算法体系化阶段,基于前期积累的大量数据、算法,华鼎冷链科技打造出仓网规划与仿真平台、仓库库位布局优化平台。举个例子,随着业务的增多,哪些地区要适当增加仓网布局,平台会给出解决方案。
此外,在配送方面,华鼎雪豹数智大模型会根据交通路况、运距顺序、人流量、订单紧急程度、天气情况、车辆状况、道路通行管控等多维度信息,实现最佳车型匹配、最佳路线匹配、最佳温度匹配、最优拣货路径、最优商品存货位等,提升仓配时效、提高服务质量、降低运营成本、保障货物品质。
赋能河南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河南作为食品制造和加工大省,已形成万亿级规模的食材产业集群,在食品产业发展领域走在全国前列。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在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进程中,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和高效互联互通的物流网络将成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血脉经络”,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华鼎雪豹数智大模型将如何赋能河南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又该如何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贡献力量?
对此,游本善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认为,未来可以通过整合锅圈及合作伙伴的河南工厂销售和运输数据,深入分析全国各省份消费者的真实口味偏好,从而引导生产端优化策略,实现供需精准匹配,推动食品产业从“规模化”向“精准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