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脉脉高聘人才智库发布数据洞察,2025年1-2月,新经济行业人才供需比为2.27,超2人争1岗;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生月薪6万元以上占比为3.5%,领跑C9院校;“AI技能”成职场人未来五年最应该学习的技能。
数据显示,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两大热门赛道处于人才净流出状态。人工智能行业的人才流入流出比从2024年1-2月的0.80跌至2025年同期的0.71,洞察认为,这种现象或受互联网、电商、游戏等行业持续对AI人才的争夺所致。同时,此前几年持续人才净流入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出现关键转折,流入流出比从2024年1-2月的净流入(1.24)转为2025年同期的净流出(0.95),或因竞争加剧导致部分车企组织收缩所致。智能硬件、电商新零售连续两年人才净流入,新金融科技、电子行业打破人才净流出状态,实现人才吸引力逆转。
在新发岗位量TOP10的技术岗中,大模型算法(68051元)、人工智能工程师(60768元)、算法工程师(52381元)位列高薪岗位的前三甲。大模型算法、算法工程师岗位都将“数据开发”作为核心能力,而人工智能工程师的人才来源跨界幅度大,甚至包括平台产品人才,而在新发岗位量TOP10的非技术岗中,AI产品经理以49785元的平均月薪领跑,人才来源主要为平台产品、用户产品和策略产品。高校数据中,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生月薪6万元以上占比为3.5%,领跑C9院校。
不同行业职场人的安全感差异明显。人工智能行业安全感最高,达到6.92分,远超平均分6.03。洞察显示,在影响职场安全感的因素中,就业市场景气度、企业/组织稳定性、行业周期上/下行位列TOP3。
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副院长、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朱飞认为,职场人想要获得更高的安全感,在职业和工作的选择上,应努力离市场更近、离资源更近、离结果更近、离价值创造更近。在职业发展路径上,应聚焦细分领域,积累更多的职业价值积极信号。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温婧
编辑/马晓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