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交通运输部2025年“我们一起去看海”媒体采访团走进上海,前往上海海事局船员考试中心、船舶动态监控中心和上海海图中心,实时感受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如何赋能海事管理与服务。
行程首站来到了国内唯一的综合性专业船员考试评估基地——上海船员评估示范中心,在这里记者见到了超大型航海模拟器模型、自动化机舱、万箱船轮机模拟器、液货船操作模拟器等设备功能和使用场景,数字化平台应用在船员培养的方方面面,为我国航运人才现代化培养提供了充分助力。
在上海海事局船舶动态监控中心,媒体团得以透视全球航运实时“脉动”。巨幅电子地图实时呈现全球主要航线船舶位置与运行状态,工作人员可通过多屏调度系统,迅速查阅船舶信息,构建起“千里之外、一图观尽、一键直达”的水上动态监测态势。依托大数据整合与智能分析系统,上海海事局船舶动态监控中心对辖区船舶实施高精度动态监控,为海上交通安全构筑起智能防线。
我国航海保障事业正迎来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新跨越。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上海海图中心,记者看见了一块实时显示着全国海域船舶动态的巨型电子屏幕。这套采用国际标准格式的电子海图系统,通过整合12类海洋数据,构建起覆盖我国全部海域的智能导航网络。同时,由该中心自主研发的“海陆融合一张图”系统已累计为5万艘船舶、20多个港口、各航运企业和广大船员提供服务,调用量突破百亿次,已成为支撑我国水上交通运输的重要数据平台。
“我们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海量航行数据的实时处理,海洋时空数据服务交换量突破20亿次,以数字化服务来实现更安全的航行和更高效的运输,还直接为航运企业节省了运营成本。” 上海海图中心数据信息中心副主任朱晓华表示,“未来我们还将广泛融合水文、气象、航行警告等多源数据,推出更多的数字化服务。”
来源:中国水运网
作者:全媒记者 孙木子 张亚蓓
责编:杨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