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飞,黑洞是一个洞吗?"随着科大讯飞演示人员周晓雪的一声指令,智慧黑板瞬间"分身"出数位导师:爱因斯坦虚拟人用相对论解析时空弯曲,文言文版的"李白"挥袖咏叹"苍穹之渊"......这一幕发生在7月2日的科大讯飞展厅,让"活力中国调研行"安徽主题采访团的记者们亲眼见证了AI如何重塑传统课堂。
在智慧黑板前,周晓雪展示了更多"黑科技":教师手写的板书自动转为印刷体,边缘浮现相关知识链接;系统能实时监测学生专注度,当发现有人走神时,立即推送互动小游戏;甚至可以根据课堂进度,自动生成分层作业。
隔壁的智能批阅机同样令人惊叹。放入一沓数学试卷,短短几分钟后,大屏幕就呈现出全班学情热力图,每道题的典型错误、知识薄弱点一目了然。
"以前批改作业要两小时,现在还能自动生成讲评PPT。"周晓雪点开一份"个性化错题本",系统不仅标注学生错误,还关联了同类变式题,批语则根据学生性格定制——给内向学生的是鼓励式语言,给粗心学生的则带着"找茬游戏"的趣味。
“星火大模型就像一位无所不知的助教,不仅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也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让课堂焕发新的生命力。”合肥市师范附属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毛敏说。人工智能背景下,教师已从“知识传授者”到“能力培养者”转变,教师通过AI教研平台开展的集体备课、听评课活动,将人工智能融入教学全流程,真正实现教师提升备授课质效。模型的有效使用,为教师的跨学科素养提升提供了全新的路径,为课程的个性化实施续航动力。
"技术最大的价值是让教育变得更公平、更高效。"科大讯飞教育事业群区域咨询部总监刘朝辉告诉记者,目前科大讯飞智慧教育产品已在全国32个省级行政区应用,深度服务5万余所学校、1.3亿名师生,并在日本、新加坡等海外市场应用。AI不是要取代教师,而是把他们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去做更有温度的教育。"
作为全国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合肥已集聚AI上下游企业超千家,2024年产业营收突破千亿元。在这片创新沃土上,科大讯飞等企业正将前沿技术转化为教育场景的实际应用。从智慧课堂到个性化学习,从教师减负到学生增效,AI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正在改写中国教育的未来图景。正如展厅里那块"会思考"的黑板所展示的:当技术真正服务于人的成长,教育就能焕发无限可能。(记者 张贤良 刘职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