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太赫兹光声系统,该系统克服了水干扰,无需抽血或标记,实现了对活体小鼠钠水平的实时测量,并通过人体实验初步验证了走向临床应用的潜力与可行性。这不仅标志着无针诊断迈出了重要一步,也标志着太赫兹光声在生物医学领域上取得的巨大突破。该成果突破了太赫兹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瓶颈——水干扰,展现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被光学顶刊《Optica》发表。
天津大学副教授李娇和博士生姚怡昕为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天津大学教授田震,均来自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光电子科学技术系。田震指出:“太赫兹波在生物医学应用面临的主要瓶颈是水的强吸收干扰。我们创新性地采用太赫兹光声技术路径,通过检测富水样品吸收太赫兹能量后产生的声信号,绕开了物理除水的传统思路,成功攻克了水干扰难题。”李娇说:“未来不仅能检测血钠,还有望通过太赫兹特征吸收谱识别其他离子(钾离子、钙离子等)、糖类、蛋白质、酶等多种生物分子,发展前景广阔。”
记者 单炜炜 通讯员 赵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