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帮你改写这篇文章,每段保持原意,字数变化不大,并适当增加一些细节描写:
---
2022年,苹果公司发布了备受瞩目的新机型——iPhone 13。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手机品牌之一,每逢新品发布,总会引起消费者疯狂抢购,常常出现货源紧张,供不应求的火爆场面,令人侧目。
不可否认,苹果多年来稳坐手机市场的顶峰,其产品品质远超同类竞品。然而,人们抢购苹果手机的原因并非单纯因为质量优越。市场上大量消费者追逐最新款苹果手机,更多是为了彰显个人身份和面子。
在他们看来,成为首批拥有苹果手机的人,能彰显自己比他人更有地位。虚荣心在一部手机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感。可以说,当这种心理驱动占据主导时,手机的实际使用价值便被严重扭曲。
现如今,提起买苹果手机时,人们常会调侃说:“买不起的话,只能卖肾换了!”表面看似玩笑的话语,背后却藏着一个令人痛心的真实故事。
多年前,曾有一则令人震惊的社会新闻曝出:一名17岁的少年为了买最新款苹果手机,竟然选择卖掉自己的一颗肾脏,付出了惨痛代价。
这件事发生在11年前。虽说11年时间不算遥远,但这十多年里,社会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智能手机几乎人手一部,成为生活必需品。
但11年前,智能手机尚未普及,许多偏远地区的人们依旧使用着翻盖老手机。当时市面上最普及的手机品牌并非苹果,也不是国产华为、小米,而是诺基亚。
那一年,苹果开始逐渐在中国年轻人中流行开来,但苹果手机高昂的售价依旧令大多数家庭望而却步,购买它成为少数富裕家庭的专属特权。就在那年,17岁的高中生王刚,原本过着普通而平凡的生活。
王刚出身于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母都是勤勤恳恳的工人。对这样收入有限的家庭来说,苹果手机根本是奢侈品,想都不敢想。那年,王刚因考试成绩优异,父母咬紧牙关奖励给他一部最新款的诺基亚翻盖手机。
毕竟那时的高中生能拥有一部新手机,在同学中已算有面子。拿到手机的王刚当时很满足,可他没想到,炫耀不过几天,班上一个富裕同学带来了当时刚发售的苹果iPhone 4。
全班同学之前从未见过真机,只在新闻报道中看到苹果手机的身影,如今竟有人真正拥有,这令全班为之震惊。
拥有iPhone 4的同学瞬间成为班级的焦点,大家嘴上虽无言,但眼中的羡慕和仰慕一览无遗。课间时,同学们纷纷围拢过去,看他展示新款智能手机的各种功能。
王刚内心顿时感到失落,望着自己手里的诺基亚,觉得自己格外落伍。回到家后,他将自己关在房间,满心郁闷。晚饭时,他忽然抬头对父亲说道:“爸,我想买苹果手机。”
父亲听闻,愣住了,根本不了解“苹果手机”是什么。王刚便耐心解释:“苹果手机是智能手机,现在大城市的孩子们都用这种手机,诺基亚太老土了。”
父亲脸色沉重,作为农民工家庭,他们本已处于社会边缘,唯一希望就是儿子能好好读书,走出贫困。如今儿子竟说出这样的话,令父母心头一紧。
母亲问:“你说的苹果手机要多少钱?”王刚顿时心虚,小声回答:“大概六七千吧。”
事实上,这还是他压低的价格。那时苹果手机供不应求,市场价被炒到极高,有时甚至要两三万元一台,远远超出家庭承受范围。
两三万元,几乎是父母一整年的工资,花这么大一笔钱买一部手机,父母绝对不会同意。
看到儿子执迷不悟,想用家里血汗钱买手机,父母怒斥了他一顿。王刚见父母拒绝,气愤地摔门而出。
虽然家境贫寒,王刚从小受到父母疼爱,许多请求都能得到满足。但这次,他的要求远超家庭负担,令父母非常难过。王刚则辗转难眠,心中难以释怀对苹果手机的渴望。
他想起白天拥有苹果手机的同学受人羡慕,心中满是委屈与不甘。他觉得自己和对方能力无异,差别仅仅是钱不够。如果自己也有一部手机,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其实,父母没有察觉,王刚是一个极其自尊的少年,这份强烈自尊心变成了过分的面子观念。出身农民工家庭的他,常因贫穷感到自卑,更加努力想向同学证明自己有能力。
但真正的能力不能靠一部手机体现,年少的王刚并不懂这个道理,他只想得到自己渴望的东西。
王刚与父母争执了几次,钱依旧拿不出来。他放弃了寄望父母,决定靠自己打工挣钱。他曾跑到几家饭店和工地询问工作。
可当时他还未成年,无人愿意聘用。即使有人愿意,工资也不过几百元,按此速度,得干上好几年才能攒够钱。而且若父母知晓他荒废学业打工,肯定不答应。
在小县城,人人熟识,王刚难以隐瞒,感到无奈之下,去了网吧,想找找有没有轻松赚钱的办法。
当时网络鱼龙混杂,各种虚假广告层出不穷。在一个盗版网站上,他看见一则贷款广告,宣称只需身份证明便能贷款数万元。
王刚不懂真假,只盯着“轻松贷到钱”几个字,心动不已,拨打了广告上的电话。电话那头是一个中年男子。
王刚忐忑地表达想贷款两万元。男子问年龄,王刚说17岁,还在读高中,担心因未成年被拒。
没想到对方听后毫无异样,只说借钱容易,三个月内连本带利还清即可。
这话让王刚皱眉,三个月还清几万元,对于高中生来说根本不现实。
随后,对方神秘地告诉他,如果不想还钱,有“门路”可以马上赚几万。
王刚兴奋异常,急问是什么门路。男子把他拉入一个微信群。
群里发布着“悬赏令”,内容是招募健康青年捐肾,每颗肾脏能卖两三万。
王刚哪里懂肾脏不能随便卖?正规医院根本不会随意做肾移植手术。但因为肾脏需求旺盛,黑市应运而生。
群主正是黑市肾脏贩卖团伙成员,在多个社交平台发布悬赏,骗像王刚这样的无知青年以金钱诱惑卖肾。
王刚没考虑卖肾的后果,只盯着那2-3万元赏金,激动地联系群主,询问具体操作。
对方说只要联系他,会带他去医院手术,安慰他两肾,缺一个没大碍。
缺乏医学知识的王刚信以为真,认为卖肾换苹果手机近在咫尺,便问手术什么时候能做。
同年4月,黑市人员联系王刚,将他带到湖南郴州,在一家地下黑诊所做手术。
王刚以为是正规医生,听对方反复保证手术安全无害,不影响未来生活,信任地躺上手术台。
其实手术由无证医师进行,缺乏基本消毒和安全措施,甚至多人因手术感染死亡,无人申冤。
4月28日,手术完成后,王刚从黑市中介处拿到2.2万元“劳务费”,感激涕零。
他不知道,黑市肾脏价格远超此数,这2.2万仅是中介截留的零头。
对方从未强调失肾风险,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只能由王刚独自承担。
最初几天,他只有伤口隐痛,身体尚好,便谎称去同学家玩,骗过父母。
拿到手机后,他成为学校风云人物,羡慕目光如潮水般涌来,他心花怒放。
然而,好景不长,不到半个月,身体开始亮红灯。
王刚频繁头昏脑胀,胸背疼痛,课堂上几次险些昏厥,引起父母注意。
他却不敢坦白卖肾事实,只能说感冒不适。
几天后伤口感染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