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新能源汽车正在进行新一轮的产业升级,而稀土永磁与固态电池正成为驱动行业变革的双引擎。
稀土永磁作为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风电设备等的核心材料,其稀缺性与技术壁垒日益凸显;而固态电池凭借高能量密度、高安全和快速充电能力以及优异的循环性能和低温适应性,被视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终极解决方案。
随着稀土出口管制政策深化与固态电池量产节点临近,两大领域的协同发展正开启万亿级市场空间。
那么,这新一轮的产业发展浪潮中,手握稀土和固态电池双引擎的公司有望得到资金的疯狂抢筹。
经过深度梳理和挖掘,在稀土+固态电池领域实现双引擎深度布局的公司只有 9 家。
第一家:厦门钨业(600549)
公司亮点:全球钨材料龙头,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稀土磁性材料市占率国内前三,2024年新能源材料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45%。
在稀土永磁布局:构建 “稀土开采 - 分离 - 磁性材料” 全产业链,年产高性能钕铁硼磁体超1.5万吨,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特斯拉上海工厂供应商)。
固态电池突破:子公司厦钨新能实现固态电池正极材料(LiNiCoMnO₂)与氧化物电解质的批量生产,已与欣旺达动力签署万吨级供货协议,2025 年产能规划达5万吨。
机构动态:实控人为地方国资委,北向资金一季度重仓3500万股,加仓148万股。
第二家:格林美(002340):动力电池回收龙头
公司亮点:公司是动力电池回收龙头,拥有中国最完整的稀有金属资源化循环产业链,前驱体产销规模全球领先,已进入宁德时代、比亚迪供应链。参与制定 400 余项国家 / 行业标准
稀土永磁技术:独创 “定向修复 + 元素补充” 稀土回收工艺,从废旧磁体中提取稀土纯度达 99.99%,年回收稀土氧化物超3000吨,服务金力永磁等头部企业。
固态电池进展:富锂锰基正极材料(能量密度≥300Wh/kg)实现吨级出货,超高镍正极(Ni91)通过宁德时代认证,2025 年计划建设10万吨固态电池材料产线。
机构动态:北向资金一季度重仓1.05亿股
第三家:中国宝安(000009)全球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龙头企业
企业亮点:子公司贝特瑞为全球负极材料龙头,2024 年研发投入超 15 亿元,固态电池材料专利数量居行业首位,客户覆盖松下、SK On 等国际巨头。
稀土永磁布局:通过参股赣州鑫磊(持股 49%)涉足稀土开采及钕铁硼制造,赣州鑫磊年产能 5000 吨,产品应用于伺服电机、工业机器人领域。
固态电池核心:子公司贝特瑞构建 “硅基负极 + 硫化物电解质” 技术路线,硅基负极首效容量超 4200mAh/g,已适配蔚来150kWh固态电池包,2025 年目标产能 2 万吨。
第四家:科恒股份(300340)
公司亮点:锂电正极材料和设备龙头,主持制定 20 余项行业标准,2024 年新能源材料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120%,产能利用率超 90%。
稀土永磁业务:稀土发光材料市占率国内前五,开发出 Eu³⁺激活红色荧光粉,光效提升 20%,应用于 Mini LED 背光模组(京东方供应商)。
固态电池材料:三元正极材料(NCM811)压实密度≥3.8g/cm³,适配半固态电池,2024 年向国轩高科供货超5000 吨,毛利率达 28%。
第五家:有研新材(600206)
企业亮点:高纯溅射靶材龙头,拥有稀土与集成电路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024 年承担科技部固态电池专项课题,研发投入强度达 12%。
稀土永磁产能:高性能钕铁硼磁体年产能5000吨,采用晶界扩散技术降低重稀土用量 30%,产品用于风电变流器(金风科技供应商)。
固态电池突破:开发出开发出 Li₇La₃Zr₂O₁₂(LLZO)氧化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达 10³ S/cm,小批量供货辉能科技,2025 年规划建设2000吨电解质产线
第六家:中钢天源(002057)
公司亮点:锰基材料龙头,拥有6个国家级创新平台,磁性材料检测服务覆盖全球500强企业,2024 年入选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稀土永磁布局:年产稀土永磁器件 1800吨,采用HDDR工艺制备各向同性磁粉,磁能积达 45MGOe,应用于军工微特电机。
固态电池技术:开发出 LiFePO₄/C 复合正极材料,适配固态电池低温性能需求,在电动船舶领域实现示范应用,2024 年相关收入突破 1 亿元。
第七家:东方锆业(002167)
公司亮点:全球锆制品全产业链龙头,锆英砂自给率达 70%,2024 年海外收入占比 62%,抗周期能力突出。
稀土资源储备:旗下澳洲东锆矿含REO 约 15 万吨,主要为轻稀土,2024 年启动年产 5000 吨稀土分离项目,预计 2025Q4 投产。
固态电池材料:年产 1500 吨氧化锆(纯度 99.99%),用于制备 Li₇La₃Zr₂O₁₂电解质,已通过宁德时代认证,2024 年供货量超 800 吨。
第八家:三祥新材(603663)
公司亮点:国家专精特新 “小巨人”,氧化锆陶瓷材料国内市占率前三,客户覆盖三星、华为,2024 年研发投入强度达 8.5%。
稀土永磁布局:参股辽宁华锆(持股 30%),涉及稀土氧化物分离业务,2024 年权益产量约 1000 吨,主要供应北方稀土。
固态电池进展:开发出锆基固态电解质,离子传导率达 10⁻⁴ S/cm,向清陶能源、卫蓝新能源送样测试,2025 年计划建设 1000 吨产线。
第九家:安泰科技(000969)
公司亮点:央企控股的新材料平台,拥有3家国家单项冠军企业,2024 年军工配套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90%,毛利率达 45%。
稀土永磁产能:钕铁硼磁体年产能1.2万吨,采用薄带快淬技术生产纳米晶磁芯,铁损降低 40%,应用于新能源汽车 OBC 模块。
固态电池关联:参股公司安泰创明开发近室温固态储氢材料(MgH₂基),储氢密度达 6.0wt%,已适配宇通氢燃料电池客车,2024 年实现量产。
以上观点不构成任何操作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报,告基于独立、客观、公正和审慎的原则制作,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