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角二乙胺(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简称LSD)是目前已知效力最强的致幻剂,常被添加入新型毒品“邮票”中。那么,与麦角二乙胺相关的易制毒化学品有哪些,这些麦角类易制毒化学品的名称从何而来?
麦角(ergot)是指寄生于大麦及其他谷类穗中的麦角菌(Claviceps purpurea)的菌核,在麦穗上突出如角,故得此名。麦角中含多种活性成分,主要是麦角类生物碱(ergot alkaloids),此外还有组胺、胆碱等生物碱。麦角类生物碱包括麦角胺(ergotamine)、麦角新碱(ergometrine)和麦角毒碱(ergotoxine)等,它们都是麦角酸(lysergic acid)的衍生物。麦角酸在麦角菌中含量极低,通常以麦角胺、麦角新碱等衍生物形式存在。麦角酸是麦角类生物碱的核心母核结构,也是合成麦角二乙胺及其他麦角衍生物的关键前体。
麦角酸在麦角菌中含量极低,通常以麦角胺、麦角新碱等衍生物形式存在。1906年,科学家从麦角中分离出麦角毒碱,当时它被描述为单一的化合物,后来发现它其实是一种混合物,由麦角克碱(ergocristine)、麦角卡里碱(ergocryptine)、麦角柯宁碱(ergocornine)组成。1918年,瑞士化学家阿瑟·斯托尔从麦角中分离出第一个纯净的麦角类生物碱——麦角胺。1932年,英国化学家哈罗德·达德利和查尔斯·莫尔分离出一种新的具有生物活性的麦角类生物碱——麦角新碱。
我国对麦角类生物碱的管控情况如何?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1997年印发的《易制毒化学品进出口管理暂行规定》附件《联合国公约管制的22种易制毒化学品名称及商品编码》将“麦角新碱”“麦角胺”“麦角酸”列入表一管制的品种。国务院2005年公布的《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附件《易制毒化学品的分类和品种目录》将“麦角酸”“麦角胺”“麦角新碱”列入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并一直延续至今。
麦角胺的药用情况如何?麦角胺主要用于治疗偏头痛,其作用机制是收缩脑血管。麦角胺单用时口服生物利用度较低,而与咖啡因联用不仅能显著提高麦角胺的吸收率,还能通过咖啡因的中枢兴奋作用产生协同治疗效果。因此,人们开发了麦角胺咖啡因复方制剂。1948年11月26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诺华公司生产的麦角胺咖啡因片(简称麦加片)上市,规格:每片含酒石酸麦角胺1mg、无水咖啡因100mg,商品名Cafergot(系cafe、ergot的减缩)。199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收载“酒石酸麦角胺”“麦角胺咖啡因片”,并延续至2025年版。麦加片是目前我国唯一上市的麦角胺制剂,生产企业有河南中杰药业有限公司、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等。麦加片在神经系统方面的不良反应是患者可能感到头晕目眩或感觉异常,并出现幻觉、震颤等症状。根据《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2年第1期刊登的《滥用麦角胺咖啡因致幻觉、肢端缺血1例》一文中的记录:一名偏头痛10余年的50岁女性,长期自服麦加片(2片/次,2次/日),服药后出现幻觉——居家及住院后均疑室内有红绿人影活动或藏匿床下,时间多在下半夜。2005年版《精神药品品种目录》将“咖啡因”“麦角胺咖啡因”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管理(可以将麦角胺咖啡因理解为含咖啡因复方制剂)。2007年版、2013年版《精神药品品种目录》均将“咖啡因”“麦角胺咖啡因片”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管理。
麦角新碱的药用情况如何?麦角新碱主要用于产科止血,治疗产后子宫出血、产后子宫复旧不全、月经过多等,其作用机制是收缩子宫。1963年版《中国药典》收载“马来酸麦角新碱”“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并延续至2025年版。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是目前我国唯一上市的麦角新碱制剂,规格1ml∶0.2mg、1ml∶0.5mg,生产企业有津药和平(天津)制药有限公司、成都倍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
麦角酸、麦角胺、麦角新碱均属于国家严格管制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若因医疗需要购买,须凭处方,严禁转售或滥用。根据2009年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制毒物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麦角酸、麦角胺、麦角新碱20千克以上,即达到制毒物品犯罪定罪量刑的数量标准,将以非法生产、买卖、运输制毒物品、走私制毒物品罪定罪量刑。
(作者系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教授、浙江省戒毒管理局专家工作室主持人)
来源:中国禁毒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