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潜与跨越:经福谦和孙承纬的科研品格启示
创始人
2025-07-18 13:20:48
0

在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征程中,有两位巨匠以不同姿态刻下印记:他们一位如山岳,在高压物理领域纵深开掘;一位如激流,在高能量密度物理领域不断跨越。

他们的科研图谱形态各异,却共享同一精神内核:这份内核由家国情怀与人文精神共同熔铸,辉映出中国科学家动人的精神光谱——他们是高压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经福谦和爆炸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承纬。

深潜者的执着:

经福谦的“大纵深”

经福谦是我国实验内爆动力学和高压物理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世界高压研究领域学术领袖、美国科学院院士毛河光曾感叹:“中国高压事业,幸而有经先生的开启”。

经福谦的科研人生如执着深潜,一次次为了国家需要投入新的科研征程。

20 世纪 60 年代初,他还在从事地质工作,接到调令,二话不说,从此走上核武器研制道路;他组织开展了内爆动力学实验技术研究,为加快第一颗原子弹研制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高压物态方程实验研究中,他成功解决多项关键技术难题。

左一为经福谦。图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随着高压物理研究不断深入,经福谦敏锐意识到“压缩科学”的重要性。2006 年,他率先提出“三个转变”发展战略,准确把握住我国压缩科学发展的机遇,带领团队向科研高峰不断攀登,在世界上也发挥着重要影响力。他说:“中国的压缩科学发展到今天,我们不仅要有赶超国际一流的信心,更应具备领跑世界的勇气和决心。”

开拓者的勇毅:

孙承纬的“大跨越”

孙承纬院士 图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孙承纬的科研如一场跨越式长征。从爆轰物理到激光技术,从电磁加载、脉冲功率到高能量密度物理,他的每一次跨越都开拓出崭新疆土。

他从爆轰物理起步,“让炸药更加有效、准确、安全地为武器做功”是他锲而不舍的研究目标。之后,在王淦昌院士指导下,他又开展了激光引爆炸药的研究,成功实现百路激光雷管高水平同步起爆。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赞誉他“勇敢扛起我国爆轰物理事业自主创新的旗帜”。

随后,他带领团队从爆轰迈向更先进的激光和电磁技术领域。他紧密追踪国际前沿进展,带领团队率先在国内组织开展相关研究,部分实验参数至今仍居国内领先水平。他带领团队深耕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领域,推动我国高能量密度物理实验研究新构架的形成与壮大。

爱国情怀锻造:

支撑科技发展的伟力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们在科研征途上笃定前行?

首先要归于他们深入骨髓的爱国赤诚。

经福谦出生于 1929 年,曾亲历战乱年代的颠沛流离,他把“科学救国”作为自己的信念和拼搏动力,“为中国人争口气”的朴素思想激励他克服一个个困难。他曾在笔记本上写下:“知识改变命运,理想决定人生,爱国主义是做人的根本”。

20 世纪 80 年代,核武器研制事业处于低谷,但经福谦始终选择坚守。他说:“这项事业,事关国家安全,非常重要,可能暂时会有一些困难、挫折,但这项事业要推动,决不能有丝毫松懈乃至放弃”。

八十多岁时,经福谦仍勤耕不止。在给友人的信中,他流露心声:“我已老了,但无论如何,从内心讲,还是在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事,以回报国人。”

孙承纬出生于 1939 年,童年生活动荡。“落后就要挨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在他懵懂时便已深埋心底。父亲孙启粹的教诲也在他心中埋下了爱国种子。孙启粹前半生历经动乱,常向孩子们讲起国家沦陷后同胞受日寇欺凌的情景,希望儿女们努力学习,将来报效国家。

孙承纬的父亲孙启粹手书的座右铭:“只有一代胜一代,社会才能发展,国家才能前进,民族才有希望。要看看别人,努力前进;想想自己,莫虚我生。” 图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在父亲引导下,孙承纬早早立下“科学报国”的初心。大学毕业后,孙承纬从北京奔赴青海湖畔的金银滩草原,投身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攻关工作。当地天寒地冷,但湮不灭他胸中的烈火。

从青葱少年到耄耋之年,他心怀弘毅之志,勇猛精进不退转。晚年,他道出心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助力青年一代顺利成长,为所热爱的科技事业略尽绵薄。”

人文光辉的丰饶:

科学圣殿的通行证

在爱国精神的基础之上,经福谦还曾思索:推动科学发展的真正动力是什么?后来他明白,是人文精神。他强调,一个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一定要懂得一些人文道理,这样才能铸就高贵的科学品质。

他自己实践这些道理,也常将理念传递给学生们。他喜欢向学生和同事推荐《品格的力量》这本书,常对学生讲:“品格不是由你已经战胜的东西决定的,恰恰是由你匮乏的那些东西造成的。”

1996 年 9 月,经福谦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部学位授予典礼为研究生授位,右为经福谦。图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孙承纬也酷爱人文科学类的书籍。他常以人文典故启迪学生淡泊名利、专注开拓,对他们说:“不要计较个人的得与失,其实能够静下心来,努力做一些开拓性工作就是一件好事。”

孙承纬在伏案工作 图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在通往科学圣殿的路上,两位老院士都视“甘于寂寞”为必然修行。

经福谦爱好诗文,常引诗文告诫学生:要耐得住“独上高楼”的寂寞、要坚守“衣带渐宽”的执着,方能迎来“蓦然回首”的顿悟。

孙承纬曾说:“搞我们这种工作,需要习惯‘寂寞’……这就要求我们注意调整心态,把主要精力投入研究之中,在工作中品尝乐趣、寻找人生价值。”

精神的丰碑,时代的回响

两位巨匠行如其言。他们对待科研严谨执着,敢为人先;对待后辈,他们悉心栽培,将学识经验与人生智慧毫无保留地传承。他们守着思想上的淡泊,收获内心宁静,更得以在学问的世界里纵横驰骋。

经福谦的“大纵深”理念和孙承纬的“大跨越”探索,路径各异,却殊途同归,从不同维度指向同一种力量:那是将个人命运与国家需要熔铸一体的赤子之心,是在人文沃土中滋养出的科学品格——

当它们交织在一起,便诠释出一幅震撼人心的精神图谱:如一座巍峨灯塔,为后来者指引方向;又似一声激昂号角,激励今人在科研道路上奋勇向前,在科学报国的长路上,深潜不怠,跨越不息。

策划制作

作者丨姜洋,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肖琳,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助理政工师

汤淼,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工程师

策划丨姜洋

责编丨杨杨

审校丨徐来、张林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苹... 有不少朋友疑惑苹果iPhone 16 Pro和16 Pro Max有什么区别?该选择哪一款更好?各自...
第五轮学科评估对比:西安交大突...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提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的表现可圈可点,新晋的3个A+学科:机械工程、...
2025年值得入手的2款智能手...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手表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无论是健康监测、信息提醒,还是时尚搭配...
原创 2... 从去年华为用上了麒麟芯片开始,华为的市场份额就蹭蹭的往上涨,当时抢购的人特别多,一时间还买不到现货,...
2024年OPPO手机全攻略:... 手机已不仅仅是通讯工具,它更是我们记录生活、享受娱乐、提升工作效率的重要伙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O...
steam官网无法访问?这个办... 对于广大游戏爱好者而言,Steam平台无疑是获取最新游戏资讯、购买游戏、与全球玩家互动的重要阵地。然...
vivo手机5g开关在哪里打开 vivo手机5G开关的打开方式可能因手机型号、系统版本及运营商网络支持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总体来...
虚拟资料变现还值得做吗?闲鱼卖...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咸鱼虚拟资料类项目分享,这个项目其实出来很久了,有些人觉得虚拟资料没水准,...
vivo钱包遭用户投诉贷款利率... 文:WEMONEY研究室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生活的必需品。目前,很多手机如...
解决FaceTime无法使用的... FaceTime是苹果公司推出的一款视频通话应用,广泛应用于iPhone、iPad和Mac等设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