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市科协、北京市教委主办的2025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北京营活动,在4所在京高校陆续开展。7月21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带领营员进行火星车模型、无人机制作,并开展竞速、试飞比赛。
“模型模拟了火星车摇臂悬架的结构。在不同地形中,它的6个轮子都能与地面保持接触,从而分散重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教师徐大军介绍,在动手组装火星车模型后,营员还要为它装上“大脑”,通过编程,操控它遇到障碍物时及时作出反应。
竞赛现场,有些模型左右两侧的轮子互相较劲,摇摇晃晃无法走直线,或是无视障碍物一头撞上。经过反复调整、测试,火星车模型跑得越来越稳。
东直门中学高一学生兰智云说,团队制作的火星车模型跑起来了,但转弯时总是翘“脚”。“虽然不够完美,但我们完成了任务,特别开心。在科学营,很多方面可以上手实操,这种体验非常难得,也让我树立了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
激光切割、3D打印、“化学魔法”实验等趣味科技实践活动,在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分营轮番登场。除了实操环节,营员还有机会聆听名师大家讲座,走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等场所,围绕人工智能、北斗卫星导航、手术机器人、未来无人机等主题,体验相关技术应用。
该科学营北京营已举办13届,2025年,4所高校分营共接收营员500余人。北京市科协表示,青少年时期是培育科学兴趣、塑造科学精神的重要阶段,此次活动将讲好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大思政课”,实施“爱北京·爱科创”行动计划,帮助青少年在科创体验与实践中树立科创报国志向。本次活动持续至7月27日。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刘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