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8月21日报道 据香港《亚洲周刊》8月17日一期报道,中国微短剧火遍全球,除了美国以外,东南亚是最新出海热点,该区域微短剧应用程序的新增下载量去年已超越北美,新加坡和泰国等市场也开始结合当地文化、节庆、旅游及都市生活主题,推行本土化制作。虽然东南亚公司的拍摄和制作速度远远落后于中国,但整体市场潜力巨大,仍能吸引不少资本投入。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最活跃的微短剧市场,去年下载量逾5000万次。今年5月,三大应用程序(DramaBox、Micro Drama、FlickReels)在印尼的下载量已远超奈飞、HBO以及OTT,成为中国文化输出在影视流媒体平台领域压倒美国的转折点。
为什么印尼观众会被微短剧吸引?印尼的活跃网络用户伊莎娜指出,虽然微短剧的剧情是千篇一律的“套路”,是“非常肥皂剧化的故事”,但这正是它吸引人之处。她说:“可能因为我不需要动脑去看,所以很放松,不会有负担。表演也很夸张,但不知为何这反而成了娱乐……微短剧是否好看,关键取决于故事,如果故事变得太沉重和严肃,可能会失去乐趣,如果制作得太精良,可能反而没那么有趣。”
在制作的层面上,印尼也是微短剧产业发展的绝佳市场,印尼的拍摄成本仅为美国或其他国家的三分之一,也拥有许多异国情调和美丽的自然景观,包括火山、海滩等,非常适于拍摄微短剧。例如,现在印尼市场上最受欢迎的系列之一是《80年代的建筑之爱》,该剧巧妙利用了当地的独特历史及建筑元素,并结合了文化共性、家庭价值观和历史故事,成功收获大量观众。
印尼的微短剧风潮也为当地制作团队带来商机,其中,印尼在线故事创作平台卡里亚卡尔萨网站就认为,微短剧的形式有助连接印尼创作者与东南亚观众,为他们打开东南亚市场提供了巨大的机会。
该网站首席执行官阿里欧·塔马特指出:“我们相信我们的理念在其他东南亚国家也能很好运作,创造出最佳的东南亚故事。”
塔马特称,进军微短剧既是一种进化,也是一项商业实验,目前还在探索其他收入模式。
对收入相对较低的东南亚民众来说,微短剧的小额付费模式更有吸引力,但也非人人能负担得起,因此印尼的微短剧现在主要依赖广告盈利。其他盈利模式包括产品植入等。
8月10日,人们从天津市滨海新区一家影城的暑期档电影宣传海报前走过。(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