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项科技成果集中展示,34个优质项目路演发布,17个技术成熟度高的重点合作项目现场签约……8月28日,河南省“龙子湖科创路演”2025年中原量子谷专场活动在郑州举行,让优质科研成果加速“从书架到货架”。
过去,内镜清洗要靠护士手工完成,耗时又耗人工,“Robot+AI+护理智场景创新应用”项目的内镜洗消机器人能将单人工作效率提升8—10倍;“基于激光内部改质的晶圆切割系统及装备”项目中,半导体晶圆劈裂机系统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推进半导体晶圆加工设备国产化;“器官芯片”项目研究团队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成功构建出高度还原患者病理微环境的食管癌仿生器官模型,如同在巴掌大小的芯片上,“盖”出模拟人体环境的“房子”……
活动现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智能感知与绿色产业等领域,来自河南省科学院、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及省实验室等单位的34个项目依次路演,展示创新成果、商业模式、融资需求及技术痛点。不少项目路演一结束,就有投资机构和相关企业代表围住项目发布人,寻求合作机会。
“科创路演为科学家和产业界搭建了一条通畅的渠道,企业精准提供他们在产业上的需求,让科学家能够有的放矢进行科研攻关,加快科研成果落地。”河南省科学院激光制造研究所所长江浩庆介绍,激光所在此次活动中集中展示了半导体装备、农业装备等,并分别与上市公司、龙头企业和地方政府等完成签约,签约金额达数千万元。
“这个产品真好,实现量产了交给我们代理行不行?”刚与省科学院激光所完成签约的河南瀚斯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总经理申艳林,转眼又看上了激光所研发的激光除草机器人。
“茶叶、中药材、有机蔬果等作物对绿色环保无残留要求极高,不能打除草剂,人工除草成本又太高,激光除草机器人能给我们解决大问题。”申艳林说,这款结合了人工智能和激光技术的创新农业设备,除草高效环保,应用前景很好。
活动现场,河南省科学院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启动,将打破仪器分散闲置、重复购置现状,使科研装备成为服务全省创新的“公用利器”。
河南省“龙子湖科创路演”系列活动自2025年首场活动启动以来,围绕中医药、建筑材料、量子科技、新材料等领域相继举办4场专场活动,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们希望通过‘龙子湖科创路演’系列活动,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让科技成果尽快地转化为新的生产力。”中国科学院院士、河南省科学院院长徐红星介绍,目前省科学院拥有直属研究机构50家,实现研究领域对河南省重点产业链群全覆盖。未来将聚焦河南省产业链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计划每个月举办2个专场,让科创路演走进产业、走进省辖市,支持河南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记者 师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