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领域最近爆出大新闻,美国Figure公司完成C轮融资,投后估值飙升到39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700亿,刷新全球同类企业纪录。这家公司之所以能崛起,不只是资本追捧,更离不开技术积累和中国供应链的强力支撑。
谁能想到,Figure两年前几乎无人问津。2022年刚成立时,创始人Brett Adcock跑遍投资圈,却遭到一次次拒绝。公司每个月开销100万美元,资金压力巨大。团队只能硬着头皮推进技术研发,不到一年就完成了人形机器人主要部件的设计。
到了2023年5月,A轮融资7000万美元到手,再过两个月又拿到900万美元追加资金。到了2024年2月,B轮融资6.75亿美元,贝索斯、微软、英伟达都参与投资,估值跃升到26亿美元。到了今年C轮,融资超过10亿美元,估值直接翻到390亿美元,一年半时间估值翻了15倍。
Figure的目标很明确:加速商业化,让机器人进入家庭和商业场景,开发下一代GPU架构,收集先进数据。风口帮了忙,但技术积累和执行力才是撑起这份高估值的底气。
Brett Adcock被称作“马斯克2.0”,他的创业经历令人瞩目。1986年出生在农场家庭,中学时期就开始创业,2012年创办线上人才市场公司Vettery,后来以1亿美元出售。此后他投身电动垂直起降飞机Archer Aviation,2020年底成功上市,市值57亿美元。
2022年辞去董事会职务,创办Figure,并明确表示这是未来30年的战略布局。在Brett看来,人形机器人是AGI的终极形态,这野心堪比马斯克当年做SpaceX。2023年10月,Figure第一款机器人Figure01亮相,可以搬箱子、学做咖啡,还能自主学习,比特斯拉传数据给机器人效率高。
但光环背后也有质疑声。Figure曾称签下宝马为大客户,但外媒曝出宝马工厂只有一台机器人,而且只在非生产时段使用。Brett回应视频只展示一台机器人在忙碌,却没说明规模。外界对Figure实际能力了解有限,社交网络演示视频成了主要信息来源,对手特斯拉、波士顿动力也在加速技术迭代。
Figure能有今天的估值,中国供应链功不可没。汇丰研报显示,Figure的关节、轴承和传感器由长盈精密提供,谐波减速器来自绿的谐波,镁合金外壳由旭升集团供应,无刷电机由兆威机电提供。
不仅Figure,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特斯拉擎天柱、波士顿动力等人形机器人项目,也离不开中国供应链支持。浙江拓普集团、三花智控是特斯拉擎天柱一级供应商。马斯克曾说,扩大擎天柱生产规模最难的就是从零建立供应链,这恰恰是中国企业的优势。
中国制造业连续15年全球第一,在50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大多数产量居世界第一。从长三角到珠三角,聚集了成千上万的产业链企业,这为硬件创新和快速生产提供了基础。摩根士丹利报告显示,全球人形机器人100家关键企业中,56家来自中国。
国产厂商在低成本、高效率制造上优势明显,无论是零部件还是整机,都能满足国际巨头需求。这也让Brett Adcock在采访中称,中国工程团队的能力可能让中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的主要竞争者。
Figure的千亿估值带动了国内市场热情。9月17日A股机器人板块涨停潮频现,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优必选等头部企业相继拿大单。资本热潮加速了人形机器人赛道的发展,但落地能力仍是核心。
Figure通过C轮资金加速技术和商业化布局,但现实应用和规模落地仍需时间检验。其他玩家如特斯拉、波士顿动力也在快速推进技术迭代,AI模型、协同控制、数据训练都是关键竞争点。未来谁能将技术落地、降低成本、拓展市场,谁就能赢得长期竞争优势。
Figure的崛起,是资本风口、技术突破和供应链支撑共同作用的结果。高估值固然亮眼,但未来赛道竞争才刚刚开始。中国供应链在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低成本、高效率和强配套能力,让国产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具备巨大潜力。
对国内厂商来说,核心在于技术积累和落地能力。只要持续创新、注重实际应用,中国企业完全有机会在全球人形机器人赛道中占据一席之地。Figure的故事告诉我们,资本和风口能带来短期热度,但技术和供应链才是长期制胜的关键。
阅读 254
留言
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