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与AI技术深度融合的今天,网络安全防御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基于特征匹配与单点防护的安全架构,在应对日益复杂、隐蔽且规模化的网络攻击时愈发显得力不从心。企业安全团队深陷于告警洪流,防御碎片,攻击复杂,人力不足的多重夹击下,防御效率低下,响应滞后,甚至陷入“越防护越混乱”的熵增困境。
在这一背景下,亚信安全提出的“终结单点防御时代”引发了行业广泛关注。其最新发布的亚信联动防御系统AI XDR,不仅是对传统防御模式的颠覆,更代表着安全体系从“堆砌式”向“智能化,数据化,体系化,闭环化”演进的关键转折。我们与亚信安全的技术专家深入对话,试图揭示这一系统背后的技术逻辑、实战能力与未来布局。
从“单点防御”到“体系化联动”:AI XDR如何终结安全熵增
“AI时代下,面对网络攻击的不断升级,一场安全防御从理念到技术的变革悄然兴起。”亚信安全高级副总裁、CDO吴湘宁表示,当前企业的安全建设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一是 AI 技术赋能与经济利益驱动下,攻击者的效能也大幅加快,留给安全团队的响应窗口持续压缩;二是 “熵增效应” 显现,企业堆砌的安全产品,数量增加反而导致防御效果下滑;三是数据割裂与接口混乱,大量的安全数据难关联、安全工具更缺乏标准化 API接口,造成威胁情报难融合,防护出现盲区;四是告警过载、误报率高,安全团队日常要应对海量告警与误报问题,严重干扰了威胁定位与响应。AI时代,现代网络防御需要通过体系化联动,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这就是AI XDR的核心变革理念。
具体而言,AI XDR首先打破了终端、网络、云等防护节点之间的数据壁垒,将原本分散的进程行为、网络流量、邮件内容等多维数据汇聚至统一平台,形成一个覆盖“云、网、端”的全局数据中枢。这一过程中,数据不再孤立存在,而是成为联动分析的基石。
更关键的一步在于跨域策略的协同。当终端检测到可疑进程,系统可自动触发网络侧产品进行关联分析,实现从“单点告警”到“全局事件”的升级。这种联动不仅提升了威胁发现的准确性,也极大压缩了攻击者的活动空间。
在应对“告警过载”这一顽疾上,AI XDR依托自研的“信立方”大模型,实现了对海量告警的智能降噪。根据亚信安全提供的实战数据,该系统可自动识别误报特征,将告警误报率降低99%以上,并将相关告警聚合为统一安全事件,从而让安全团队聚焦于真正的高风险威胁。
“AI XDR不是产品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体系化整合消解熵增,通过AI赋能过滤冗余,通过闭环处置实现实效”。吴湘宁表示,这一系统让企业安全从“混乱过载”走向“有序高效”。
双脑协同、实战淬炼:AI如何成为安全体系的“左脑”与“右脑”
在技术架构上,亚信联动防御系统AI XDR引入了自研安全大模型“信立方”,承担并强化“分析决策”与“策略执行”的角色,形成AI XDR的“左脑”、“右脑”协同机制。
应对未知威胁分析,信立方具备智能解读告警、生成安全报告、辅助判定威胁等能力,并在检测环节实现对已知与未知攻击的精准识别。特别是在终端行为、网络流量及勒索、钓鱼等专项场景中,其检测能力经过多次实战优化,具备较高的准确率与适应性。
在策略执行与联动响应方面,信立方通过支持MCP协议,它能与兼容该协议的各类安全产品无缝对接,实现从威胁发现到处置的自动化闭环。在成都世运会等大型实战场景中,亚信安全透露,安全大模型的加持,让实战防御展现出显著效能:告警降噪效果达99%,处置效率提升5倍,威胁检出能力也大幅增强。
当被问及系统是否已实现“自主防御”时,亚信安全认为,AI XDR目前在标准化场景中已实现“半自主”运营,但在面对零日攻击、定制化APT等复杂威胁时,仍需要人工介入。亚信安全正在构建分级授权机制,低风险操作由AI自主完成,高风险动作则采用AI建议+人工确认模式,在安全与效率之间寻求平衡。
在应对新型攻击方面,亚信安全提出了“4+2”大模型安全架构,并形成了大模型安全解决方案,覆盖从基础架构、模型、工具到应用的四层防护,并辅以两项专业服务。特别是在模型层,其“大模型安全防火墙”据称能有效防御Prompt注入、敏感数据泄露等新型威胁,检测准确率超过94%,响应延迟控制在100毫秒以内,成为国内首批实现全流式场景防护的防火墙产品。
实战检验与未来愿景:AI安全从概念落地为防御能力
任何安全系统的价值,最终都要通过实战来检验。亚信安全分享了一起银狐变种木马的防御案例,生动展示了AI XDR在实战中的联动机制。
当终端安全与邮件网关发现可疑文件后,数据被同步至AI XDR平台。系统通过云查与AI分析,精准判定其为银狐变种木马,并提取其静态与动态特征。随后,这些特征被下沉至本地威胁情报库,并同步分发至终端、云主机、邮件网关、防毒墙等各类防护节点,实现检测能力的“动态升级”。
在响应阶段,系统联动边界防毒墙与防火墙,封禁恶意IP与域名;同时向终端与云主机下发处置指令,终止进程、隔离文件、清除残留。整个过程中,资产责任人会实时接收威胁详情,确保态势可知可控。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一防御经验并未止于单一客户。AI XDR会将新型威胁特征上报至云端情报平台,经验证后分发至所有接入节点,形成“一点发现、全网免疫”的协同效应。这种“防御共同体”机制,极大提升了全行业应对新型攻击的能力。
面向未来,亚信安全认为,AI将深刻重构安全产业的技术范式与市场格局。“防御逻辑将从‘特征匹配’ 转向‘AI对抗AI’,防护范围将扩展至跨域全局管控,运营模式则将走向自进化的闭环体系。”吴湘宁在展望中透露,亚信安全已在“AI定义安全”方向进行多项前沿布局,包括强化学习驱动的自主响应、跨域信任治理、以及MCP协议层的深度防护等。
在AI浪潮席卷各行各业的今天,安全不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体系能力与生态协同的竞争。亚信安全通过AI XDR系统,向我们展示了一条从“单点防御”到“体系化联动作战”的可行路径。而其背后所代表的,正是中国网络安全产业从“跟随者”向“范式定义者”转变的关键一步。未来虽未至,但战局已启。AI驱动的安全新范式,正悄然重塑我们守护数字世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