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中国企业的“青春”设备,正在全球富豪圈掀起抢购潮。
最近的迪拜Arab Health 2025展会现场,当中国科创企业瑞健·未来Rlab击败多家欧美竞争对手,拿下沙特一位富豪的“天价”定制订单时,现场一片哗然。订单总价近200万元人民币,包含高压氧舱、冷冻舱、红光舱等全套长寿设备。
“中国技术必须共享!”有欧美同行在展会后公开抱怨。但他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过去由欧美掌控的“时间生意”,如今正被中国企业改写规则。
1.为什么是中国?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200万一套”的全链路设备引发关注,但这并非市场常态。
瑞健·未来Rlab销售团队透露,真正选择全套采购的客户占比不足20%。绝大多数用户更倾向于从单台设备入手,最受欢迎的是售价30万元左右的“大方舰”高压氧舱。
那30万的氧舱凭什么卖到海外?又凭什么让客户愿意等半年?答案藏在一个看似枯燥的技术参数里:压强。
目前市面上的欧美民用氧舱,压强普遍在1.1-1.4 ATA之间。这个数值意味着什么?很多消费者其实并不清楚,只是觉得“有总比没有好”。
但问题在于,根据美国海底与高压氧医学会(UHMS)的研究结论:1.5 ATA以下的氧舱,有效性尚未得到充分科学验证。换句话说,市面上大部分氧舱可能只是“安慰剂”。
瑞健·未来Rlab的技术突破点正在于此——1.9 ATA。这个数值是目前民用氧舱能达到的天花板。
“零点几大气压的差距,听起来不大,但实际体验完全不同。”一位从日本品牌转投国产的用户对比道,“以前用1.3 ATA的氧舱,感觉就是‘睡了个好觉’;现在用1.9 ATA的,第二天精力状态明显不一样,连续使用一个月,体检报告都好看了。”
更关键的是材料创新。瑞健·未来Rlab率先将航空级碳纤维应用于氧舱制造,重量比传统钢制舱体减轻70%。这个看似简单的改变,解决了一个长期困扰高层住户的难题——很多人想买氧舱,但因为设备太重无法安装。
“我家在38楼,物业说承重有限制,大型设备根本上不去。”一位上海用户回忆,“后来了解到碳纤维材质可以减重这么多,才终于实现了在家使用的愿望。”
这种“技术突破”的意义,远超商业价值本身。当更多人因为技术突破而获得使用机会,市场的天花板就会被彻底打开。
2.全球抢购潮:上海工厂开启“三班倒”
技术优势带来的,是全球订单的井喷。
百度搜索指数显示,今年上半年,瑞健·未来Rlab官网的搜索量、咨询量同比增幅达363%,主流电商平台的体验券持续供不应求,不少用户反映“约不到线下体验名额”。
更直观的变化发生在海外市场。从迪拜到乌兹别克斯坦,从纽约到新西兰,瑞健·未来Rlab的外贸订单呈现爆发式增长。这直接挤压了海外品牌的市场空间,甚至引发了一场“退货潮”。
东京某知名氧舱品牌销售总监透露,2025年上半年,该品牌的采购商数量同比减少三成,涉及定金金额超过6000万日元。“最多的一天,单日退货量达到12台,涉及欧美、非洲、中东及中国,这是全球性事件。”
为应对激增的订单,瑞健·未来Rlab位于上海的工厂已实行三班倒生产模式。即便如此,交付周期仍被拉长到至少两月。这个在传统制造业看来“不可接受”的等待时间,却成了产品竞争力的另类证明。
“有客户问能不能加钱插队,我们都拒绝了。”销售负责人表示,“每台设备都要经过严格质检,这是底线。宁可慢一点,也要保证质量。”
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产能扩张和技术成熟,长寿设备的价格正在持续下探。瑞健·未来Rlab推出的线下体验套餐,让更多普通消费者能低成本接触这项技术。
3.中国企业重塑全球市场规则
当瑞健·未来Rlab宣布拿下某沙特富豪的200万订单时,现场的欧美同行表情复杂,据当时的视频,有人竟当场抱怨:"中国货如今的定价是在扰乱市场。"
但在全球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更多讲求的不是“公平”,而是产品力。
从迪拜展会的订单争夺,到上海工厂的三班倒;从30万的单品热销,到200万的全套定制——一个由中国企业书写的长寿科技新故事,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而那句“要等半年”的回复,或许正是这个故事最好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