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升高点!那边好像有烟雾,是不是有居民焚烧垃圾……”近日,在赫山区千吨级码头区域,一架无人机伴随着螺旋桨的蜂鸣声腾空而起,灵活穿梭于空中。地面上,市城管指挥中心工作人员紧盯操作屏,实时传回的高清画面清晰捕捉到疑似焚烧点后,立即同步指令:“发现居民焚烧行为快联系中心通知附近执行人员前往处置!” 这是大气污染防治特护期,借助科技力量筑牢蓝天防线的生动场景。
赫山区千吨级码头旁焚烧垃圾
为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市城管执法局主动作为,创新引入无人机巡查模式,对中心城区、城乡结合处黄土裸露、工地扬尘、建筑垃圾乱堆放、垃圾焚烧、燃放烟花鞭炮等现象进行巡查,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整治。
无人机巡飞发现资阳区资阳东路幸福渠收费附近益兴建筑内空地上黄土裸露
资阳区资阳东路幸福渠收费附近益兴建筑内空地上黄土裸露已覆盖
相较于传统地面巡查,无人机具备覆盖范围广、机动灵活、视角全面等显著优势,尤其擅长破解中心城区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等区域的巡查盲区。从追踪PM2.5的源头,到守护秸秆禁烧的防线,从监督企业减排落实,到助力城市空气质量提升,这些升空的“科技尖兵”,正以精准、高效、智能的姿态,成为蓝天保卫战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无人机化身“空中卫士”,成为精准治污的“千里眼”与“顺风耳”,实现“发现-上报-交办-处置”的全流程快速响应。10月下旬以来,截至目前,市城管指挥中心无人机组工作人员巡飞无人机16次,发现并及时整改问题10起。
无人机巡飞
“以前靠人力巡查,不仅耗时耗力,还容易出现漏报、迟报情况。现在有了无人机,一小时就能完成以往大半天的巡查工作量,哪怕是隐蔽在角落的焚烧点、偏僻路段的垃圾堆放点,都能被精准锁定。”市城管指挥中心负责人介绍,无人机巡查发现问题后,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将点位坐标、现场画面同步至指挥中心平台,再调度就近执法人员赶赴现场处置,大幅提升了污染治理的效率与精准度。
下一步,市城管执法局将持续深化无人机巡查应用,结合地面执法力量形成“空中+地面”立体防控网络,常态化开展大气污染精准监管,以科技赋能助力蓝天保卫战取得更实成效,让群众持续享受清新空气与湛蓝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