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成消费市场新亮点
创始人
2025-11-19 00:01:53
0

来源:中国商界杂志社

单价9998元的500台人形机器人“小布米”两天售罄、加速进化公司2.99万元起的人形机器人Boost⁃erK1在发布后的20分钟内被一扫而空……今年“双11”,人形机器人成为消费市场新宠。

“人形机器人在‘双11’爆发,是技术、生态和需求叠加的必然结果,也宣告着万亿元级新赛道正式开启。”专家认为,从工业端延伸到消费端,人形机器人应用范围正在扩容。未来,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个人电脑、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之后,消费市场上的又一颗璀璨新星。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机器人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图为机器人在制作咖啡。

消费级市场加速渗透

机器人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视线中,正加速从专业领域向消费级市场渗透。

近期,北京合生汇广场新增了一家别具一格的机器人快闪店,店内陈列的机器人相关产品琳琅满目,其中人形机器人凭借灵动的形态与多元功能占据“C位”,成功吸引众多消费者驻足。该店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借助“双11”的庞大流量,推动机器人产品销售,进一步拓宽产品的市场覆盖面;同时也是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以便探索科技如何更好地融入并改变人们的生活。

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计划于11月11日在武汉光谷创新天地开设光谷AI优品店。这家店铺重点展示了湖北人形机器人在算法和交互技术方面的卓越能力,以互动体验为主要形式,同时还呈现人形机器人在真实场景中的一些创新应用,如由机器人亲手制作果汁、咖啡等,消费者可以通过线下下单、厂家配送的方式完成购买,形成完整的交易闭环。

此外,不少人形机器人的买家还做起了二手市场的生意。据报道,湖南长沙一名消费者花30多万元购买了一台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用于出租,租金大概8000元/天,还晒出了订单本,订单的排期已经到了3月中下旬。

线下市场热闹非凡,线上销售表现同样亮眼。京东平台公布的10月9日至14日活动数据显示,智能机器人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5倍。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全球首个以机器人为核心主题的消费盛会,日前举办的2025年“E—TOWN机器人消费节”交出了一份含金量十足的成绩单:机器人相关产品及区内商圈总销售额突破3.3亿元,售出机器人及相关产品超19万台,全网传播近5亿次……亮眼数据背后,是一场“科技+消费”生态的全面升级,更是机器人产业商业化进程加速跑的真实写照。

“大模型”加“具身智能”让机器人听得懂、做得到。2024年,我国机器人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机器人专利申请总量的2/3。我国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的国产化率已超70%,今年产业规模有望达到379亿元以上。可见,消费机器人普及的技术基础初步奠定。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表示,消费级人形机器人要走进寻常百姓家,需降低成本、拓展场景、创新模式与完善生态,逐步构建“低价不低质、单一功能向综合服务升级”的产业格局。这一过程虽然需要时间,但只要围绕用户需求持续迭代,人形机器人终将从“奢侈品”变为家庭必备品。

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

“推动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进工厂,优先在焊接、装配、喷涂、搬运等细分场景实现落地应用。聚焦采矿、民爆、应急等领域复杂恶劣的生产环境推广机器人产品,提升危险、恶劣环境下智能作业的水平。”1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有关情况,工信部规划司司长姚珺表示,将深入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拓展机器人的应用深度和广度。

近年来,我国机器人产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市场需求的强劲牵引下,综合实力实现了大步跨跃。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秘书长、机器人分会执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宋晓刚表示,从应用量来看,我国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2024年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销量达30.2万台,比2020年累计增长68.7%,占全球总销量的54%;保有量突破200万台,比2020年的96万台增长1.1倍,位居全球首位。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日前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机器人行业营收同比增长29.5%,工业机器人产量达59.5万台,服务机器人产量达1350万套,均已超过2024年全年产量。

在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机器人整机产品性能质量也显著提升。自主品牌的重载、焊接、喷涂、移动操作等多项高性能工业机器人产品研制成功,填补了高端机器人领域的空白。清洁机器人、配送机器人、教育机器人、娱乐机器人、手术机器人等服务机器人技术日渐成熟。不仅如此,机器人零部件配套能力也稳步增强。高精密减速器、高性能伺服系统、智能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研制不断取得新突破。

一些曾经出现在科幻作品中的“机器工人”,正在AI技术的赋能下一步步走进现实的工厂车间。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我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应用范围已累计覆盖国民经济71个行业大类、241个行业中类,已覆盖国民经济行业中类的51%,较2020年增加了19个行业大类、98个行业中类。服务机器人在家居生活、商业服务、仓储物流、教育娱乐、医疗康复、智慧养老等领域大放异彩。

“尤其是AI技术加快向垂直行业渗透,大模型、具身智能等新技术加速突破,机器人正从过去执行重复性、程式化任务的‘功能装备’,加速向具备感知、决策、自主执行能力的‘智能伙伴’转变。智能机器人正在成为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助力生产生活和社会治理等各领域提质增效的重要驱动力。”宋晓刚说。

AI人才供需增长明显

《2025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研究报告》显示,预计2025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将达52.95亿元(占全球27%),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达82.39亿元(占全球50%),2030年具身智能市场规模将达1037.52亿元(占全球44.6%)。

人形机器人正成为资本角逐的核心赛道。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深度研究及市场投资决策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领域投融资事件数量为93件,大量企业自主投入布局,在二级市场中相关概念股普遍迎来大涨。而2025年一季度,其国内融资总额就超过2024年全年融资总额的65%。

人形机器人产业的爆发式发展,除了资本加持,更离不开政策的积极催化。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具身智能”“智能机器人”纳入工作范畴,“十五五”规划建议中也明确提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并将“具身智能”列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同时,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配套政策,北京、上海等地设立专项基金,直接支持人形机器人企业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

“近几年国内机器人行业发展迅速,较大程度也得益于AI大模型的爆发式增长。”专家表示,AI驱动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则具备“感知、决策、执行”全链条能力。无论是工厂精密装配、家庭扫地陪护,还是手术室精细操作,它都能高效完成。

随着机器人产业规模持续稳健扩张,AI人才供需双增长态势显著。智联招聘发布的《2025年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发展报告》显示,2025年三季度,人工智能行业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11%,求职人数同比增长23%。

具体来看,AI领域的一些核心岗位需求增长尤为强劲。从企业规模分布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中小微企业构成了AI行业招聘的“主力军”,100—299人、20—99人、20人以下的企业招聘占比合计超过80%。从城市分布看,一线城市在AI人才需求与集聚方面持续领跑。北京更是凭借独特的产业、科研优势,对人工智能工程师(以算法工程师为主)、数据标注/AI训练师、AI产品经理三大职业招聘量位列全国第一。

“AI加速了整个机器人领域的发展。未来,伴随人形机器人落地场景增多,研发领域拓展加深,急需算法、软件开发以及具有科研基础的人才。此外,复合型人才也成为未来企业竞逐赛道的必需力量。”专家表示,机器人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要通过AI+赋能使机器人产业向新质生产力加速跃迁,成为“AI+机器人产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记者 陈文丽 文/图)

来源:中国商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苹... 有不少朋友疑惑苹果iPhone 16 Pro和16 Pro Max有什么区别?该选择哪一款更好?各自...
2024年OPPO手机全攻略:... 手机已不仅仅是通讯工具,它更是我们记录生活、享受娱乐、提升工作效率的重要伙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O...
2025年值得入手的2款智能手...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手表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无论是健康监测、信息提醒,还是时尚搭配...
原创 2... 从去年华为用上了麒麟芯片开始,华为的市场份额就蹭蹭的往上涨,当时抢购的人特别多,一时间还买不到现货,...
第五轮学科评估对比:西安交大突...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提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的表现可圈可点,新晋的3个A+学科:机械工程、...
vivo手机5g开关在哪里打开 vivo手机5G开关的打开方式可能因手机型号、系统版本及运营商网络支持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总体来...
解决FaceTime无法使用的... FaceTime是苹果公司推出的一款视频通话应用,广泛应用于iPhone、iPad和Mac等设备上。...
steam官网无法访问?这个办... 对于广大游戏爱好者而言,Steam平台无疑是获取最新游戏资讯、购买游戏、与全球玩家互动的重要阵地。然...
原创 直... #热点周际赛# 随着科技的进步,儿童智能穿戴设备逐渐成为了家庭中的新宠。华为作为智能穿戴领域的领军者...
原创 麒... 为了普及原生鸿蒙(鸿蒙5.0),抢占更多的中端手机市场份额,华为nova系列今年开始计划一年两更,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