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的朋友可以免费领取福利,具体看这里。
事件驱动
11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25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宣布启动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此次商用试验期为两年。
目标通过开展商用试验,丰富卫星通信市场供给,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支撑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投资逻辑
1.明确的政策支持:工信部在2025年8月发布指导意见,目标是到2030年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并推动手机直连卫星的规模化应用。同年9月,中国联通获得了首张卫星互联网牌照,标志着行业商业化迈出关键一步。
2.巨大的市场空间:据预测,2025年国内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50亿元,到2030年有望突破1.2万亿元。整个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在今年(2025年)有望突破2.5万亿元。
3.技术持续突破:我国卫星组网速度正在显著提升。以中国星网的GW星座为例,发射间隔已缩短至3-5天,在轨卫星数量持续增加,为未来的服务提供了基础保障。
4.下游应用拓展:除了手机直连卫星,卫星物联网也是重要方向。2025年11月,工信部启动了为期两年的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这将为交通物流、能源、低空经济等领域带来广域连接能力。
卫星互联网概念龙头
天银机电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子公司天银星际在卫星关键部件的研发与制造能力。天银星际是全球卫星恒星敏感器市场的领先企业,其产品(如PST4S-H1星敏感器)已应用于千帆星座(G60星链)、GW星网等国家战略项目,以及探月工程等重大任务。此外,天银星际的低轨卫星关键部件布局已进入收获期,随着卫星组网规模的扩大,业绩有望实现跨越式增长。
作为航天科技集团旗下唯一的卫星总装制造上市平台,中国卫星深度参与国家重大星座项目,如主导规划1.3万颗低轨卫星的星网集团GW星座,并承担多颗卫星的总设与批量生产。同时,公司还参与G60星链组网,满足通信、遥感等多样化需求。其小卫星研制能力与项目经验,使其成为卫星互联网制造环节的核心龙头。
3. 铖昌科技(001270):星载相控阵T/R芯片龙头
铖昌科技是国内唯一实现宇航级星载T/R芯片量产的民营企业,拥有超过80%的市场份额。其产品广泛应用于遥感、通信等卫星,技术涵盖多种半导体工艺,具备高可靠性与低功耗优势。作为卫星载荷的核心器件供应商,铖昌科技的技术壁垒与市场份额使其成为卫星互联网芯片环节的绝对龙头。
航天宏图专注于卫星应用服务,其业务涵盖卫星测控、火箭电子系统、低空经济等领域。子公司深度参与国家星网星座、千帆星座的规划与管理项目,实现全天时数据回传。此外,公司还提供卫星数据处理与分析服务,为卫星互联网的应用落地提供支撑,是卫星应用环节的核心龙头。
震有科技是中国少数掌握卫星通信基带芯片技术的企业之一,产品覆盖北斗、天通及低轨卫星通信。其深度参与星网计划、千帆星座,并为华为低轨卫星直连手机技术提供重要支持。此外,公司在卫星通信核心网(如UPF软件、接入网络管理软件)的研发上具备技术优势,是卫星通信核心环节的龙头。
中国卫通是亚洲第二大卫星通信运营商,正与星网合作推进中轨道星座建设,并探索高轨与低轨融合组网,为未来的6G天地一体化通信奠定基础。其运营服务能力与星座建设布局,使其成为卫星互联网运营环节的核心龙头。
7. 通宇通讯(002792):卫星通信天线龙头
通宇通讯的卫星通信天线产品(如船载天线、MacroWiFi)已实现规模化商用,支持天地一体化网络。其参股公司鸿擎科技的星载有源相控阵天线已小批量应用于低轨通信卫星,进一步强化了其在卫星天线环节的竞争力。作为卫星通信天线的龙头企业,通宇通讯受益于卫星组网加速带来的订单放量。
华力创通是中国少数掌握卫星通信基带芯片技术的企业之一,产品覆盖北斗、天通及低轨卫星通信。其深度参与星网计划、千帆星座,并为华为低轨卫星直连手机技术提供重要支持。此外,公司在卫星通信终端(如手机直连卫星模块)的研发上具备技术优势,是卫星通信终端环节的龙头。
其他值得关注的卫星互联网企业
除上述核心龙头外,派克新材(特种合金精密环形锻件,应用于火箭发动机)、中航光电(高端光、电连接器,应用于卫星载荷)、佳缘科技(星载网络安全产品)等企业也深度参与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具备一定的技术优势与市场潜力。
潜在风险
卫星互联网行业仍处于规模化组网初期,部分企业的业绩尚未完全释放,投资者需关注技术研发进度、政策支持力度、市场竞争格局等因素的变化。
此外,卫星组网的成本控制、卫星寿命、数据安全等问题仍需解决,可能对行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免费的炒股技术交流群,感兴趣的朋友看这里。
文中观点涉及标的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