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MIT TR)
2025 年,全球能源讨论的主线正在悄然转向电力。无论是需求从何而来、成本如何变化,还是各国电网面临怎样的压力,都与一个无法回避的主题相互交织——人工智能。
上周,国际能源署(IEA)发布最新《世界能源展望》(World Energy Outlook)。这份年度报告不仅呈现能源系统的最新态势,也给出了未来十年的重要趋势。围绕电力、电网与气候变化,一些关键数字揭示了大势所向:我们正在迈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电力时代”。
以下是你需要关注的三件事情:
电力需求将暴涨 40%,全球进入“电气化”加速期。全球人口增长与经济扩张使整体能源需求持续上升,而电力成为增长最快的部分。IEA 的数据预测,未来十年全球用电量将增长 40%。
过去十年,中国是全球电力需求增长的绝对主力,未来仍将扮演关键角色。但变化正在发生:中国以外的新兴经济体将在需求增量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
相比之下,美国和欧洲等发达经济体过去十年的用电需求几乎停滞,但由于 AI、云计算与数据中心的扩张,增长曲线即将再度向上。
其中一个重要但常被忽视的驱动因素是空调。随着收入提高,更多家庭将使用空调。报告预测,到 2035 年,仅收入增长带来的空调普及就将推高全球峰值用电 330 吉瓦;气温上升将再增加 170 吉瓦——相当于相较 2024 年增加 10% 以上的峰值负荷。
AI 的电力消耗全球不均衡,却对美国电网影响最大。2025 年全球数据中心投资预计将超过 5800 亿美元,首次超过全球油气供应投资(5400 亿美元)。这足以解释为何 AI 的能耗问题成为公共议题。
但 IEA 的分析指出:AI 的电力消耗是一个高度局部性的问题。
从全球整体来看,到 2035 年数据中心仅占电力需求增长的不到 10%,远低于工业、家用电器(特别是空调)等领域。甚至电动车增长对电网的压力也将在全球范围内超过数据中心。
真正的“爆点”发生在美国:在美国,2030 年前新增用电量的一半将来自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的选址集中,意味着用电需求也高度集中在特定城市群与区域电网,导致美国部分电力系统可能在数年内面临前所未有的扩容压力。
报告指出,当前规划中的数据中心产能有一半靠近大城市,进一步加剧局部电网负荷。
化石能源与新能源的“交叉点”正在逼近。电网的压力最终以气候影响为衡量尺度,关键取决于新增电力从何而来。
目前,全球电网仍主要依赖化石燃料,新增用电量仍会带来温室气体排放。但趋势正在逐步改变:今年上半年,太阳能 + 风能发电量首次超过煤炭,成为全球最大电力来源;全球煤炭消费可能在本年代末见顶并下降;核能迎来“时隔 20 年的复苏期”,全球核电装机量未来十年有望增长三分之一;未来十年新增电力需求的 80% 来自高太阳辐射地区,意味着太阳能将在发展中地区继续高速扩张。
这些信号共同指向一个拐点:全球电力系统正在加速从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迁移。尽管趋势正在好转,IEA 的判断依然明确:全球减排速度不足以避免气候恶化。2025 年,全球碳排放将再次刷新历史纪录。
要避免最严重的气候风险,全球必须以更快的速度重建整个能源体系,尤其是电力系统。从数据中心到空调,从工业转型到电网扩建,我们已经进入一个“电力决定能源转型成败”的时代。
原文链接:
1.https://www.iea.org/reports/world-energy-outlook-2025
2.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2025/11/20/1128167/future-of-electri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