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关键技术与现实场景融合,加速北京科技成果在津冀两地落地。11月22日,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之一,“向新而行”系列活动——京津冀协同创新场景推介及供需对接会举办。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本次活动共有10个合作项目完成签约,搭建高效对接平台,助力新技术精准触达市场终端。
活动现场,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对促进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的最新措施进行解读,展示了成果转化与支撑体系的升级成效。中关村信息谷公司则分享了其搭建的“线上+线下”京津冀集成服务平台,通过创新服务模式为三地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中科智汇工场重点推介创新生态链,为科技成果跨区域转化提供支撑。
活动核心环节聚焦“场景创新”,河北、天津两地现场发布6项重点场景需求。其中,河北聚焦全域数字城市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绿色化工及数据中心绿色转型;天津则围绕智慧颐养城市更新与“车路云一体化”智慧道路测试抛出橄榄枝。
针对这些需求,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北京工业软件产业创新中心等机构迅速响应,带来了基于RISC-V的生态构建、“杨梅工业”智能体开发平台等6项针对性解决方案,实现供需匹配。
现场共有10个合作项目完成签约,覆盖医药健康、汽车制造、农业及新材料等多个领域。这些合作涉及跨区域园区共建、技术推广与产业化开发,为京津冀产业协同与创新成果转化树立了示范标杆。
据悉,“向新而行”场景赋能新质生产力系列活动贯穿全年,以场景创新为主线,聚焦未来产业与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场景需求与创新供给的高效匹配。本次活动由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工作办公室等部门指导,三地多家促进中心共同主办,吸引了近200名企业、科研及投资机构代表参与。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佳
责任编辑:范逸昕(EK004)